- 阅读权限
- 100
- UID
- 104819
- 积分
- 470
- 主题
- 234
- 帖子
- 236
- 精华
- 0
- 经验
- 470 点
- 金币
- 455 元
- 注册时间
- 2020-6-9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236
- 精华
- 0
- 经验
- 470 点
- 金币
- 455 元
- 注册时间
- 2020-6-9
|
池塘是养殖动物生存的空间,保持底质的清洁对于水质的保持至关重要。科学改底的前提是我们应明确底质处于何种状态,准确判断,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在没有精密检测仪器和设备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池塘的生态现象进行初步的判断。
一、池塘底质变坏的生态表现
(1)开增氧机时,产生的泡沫不易散开或泡沫发黄发黑,并闻到臭味;
(2)池角泡沫发黄、漂浮物发黑、池水分层及水色不一致;
(3)池底冒气泡或有烟雾上升,特别是在清晨阳光照射下;
(4)水体pH值早、晚基本无变化,长期低于6.5或高于9.0;
(5)底泥发黑、发臭。
二、底质改良措施
根据养殖阶段不同,分为放苗前、养殖前期、养殖中期、养殖后期。放苗前通过对底质的处理,充分氧化塘底,增加底质的缓冲性,提高养殖期的底质安全;通过养殖中后期底质改良,及时分解底质有机物,减少底部产生有害物质,降低底部耗氧。通过这些措施的配合,创造良好的底质环境,保障养殖安全。
2、养殖中后期的底质改良措施
放苗前做好清塘工作的池塘,养殖前期由于载鱼量小,池塘自净压力小。而中后期,载鱼量增加,每天投入大量饲料,池底自净压力增加,需要人为做好改底工作,保证养殖安全。养殖中后期改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1)物理方法
叶轮式增氧机、耕水机都能打破氧分层、产生提水和混合水体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底部溶氧,加快有机物分解。增氧机的配置需要根据池塘的实际情况和个体的经济能力进行配置,但是要以混合式、立体增氧、最大程度的为底部增氧为依据。
(2)化学方法:
氧化分解型颗粒底改剂能够氧化分解底部的有机物,提高池底的氧化还原电位,增加池底的缓冲性,祛除氨氮、亚盐等有毒物质,尤其是硫化氢。
(3)生物方法:
投加异养型乳酸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改善水中及底质中的微生物优势群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分解有机物,以达到改良底质和水质的目的。可以使用大连升泰生物“底活活”,底活活是一款由升泰微生物专家用30年时间深度优化的改底活菌,底活活中的所有菌种能彼此协作共生,形成强大的微生态菌群,该菌群中的核心菌群能降解养殖水体底部的残饵和粪便,将有益菌变废为宝的优点发挥到极致,让养殖中的底部修复不再成为难题。详情加vx:18698628740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