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养殖过程中,引发肠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饵料鱼投放后,养殖水体的溶氧不足,导致胃肠道消化功能障碍,饵料鱼的消化不能正常进行,久而久之就会引发肠炎。 引发肠炎的原因 1、投喂的活饵,本身带有一定的病菌,或者是有一定的细菌感染,被鳜鱼吃下去之后,受到感染发病。 2、鳜鱼吃料比较凶,投喂过大,过饱和摄食肠道负担加重,就会导致肠炎的问题。 3、天气变化、饵料鱼投入过量消耗大量氧气、池塘溶氧偏低等多个因数都会引起。 4、水质混浊,氨氮,亚硝酸盐高。影响肠炎健康,出现肠炎情况。 
[backcolor=rgba(0, 0, 0, 0.6)]编辑
肠炎病症状 主要症状为肛门红肿,肠道发红充血或者出血,肠道内壁糜烂,弹性差,无食物等。大量投饲料鱼后2-5天池塘边悬浮的鳜鱼“大便’,拖久了会死亡。 为什么肠炎会造成大量死鱼? 肠炎本身不是太大病,但为什么会死鱼呢?肠炎发生后,有害细菌会进入鱼体血液,然后通过血液进入其他内脏器官(如心、肝、脾、肾等),正常鱼的心血和内脏中基本是无菌的,而发生肠炎后,各种脏器内有害菌含量占所有菌群的85%以上,而且此时有害细菌的毒性是正常情况下的8倍以上。所以,当鱼体到处充满有害菌,有害菌大量繁殖、死亡、释放内毒素、毛细血管破裂,鱼病大量爆发了。 
[backcolor=rgba(0, 0, 0, 0.6)]编辑
鳜鱼肠炎问题离不开投喂和水质两个问题: 投喂:平时投喂饲料鱼数量和频率次数。 水质:投喂饲料鱼之后,饲料鱼对水质的破坏,水质变差、有机质增加,容易引起细菌的爆发。 
[backcolor=rgba(0, 0, 0, 0.6)]编辑
肠炎防控措施 引起肠炎病的病因复杂,所以在平时做好一定的防控是非常有必要的。 1、下饲料鱼当天鳜鱼暴吃后,当天晚上最好多开增氧,有条件的最好改改水或下增氧剂。 2、选择适口饵料鱼,一般为鳜鱼体长的30~50%,以防过大饵料鱼擦伤肠道引发鱼病。 3、下饲料鱼后减少疾病的发生,可在饲料鱼饵料中添加胆汁酸、幸福100、三黄散或板黄散加多维帮助暴吃后消化与保肝护胆。 4、下饲料鱼后密切关注水质与鳜鱼变化,在第二三天最好根据水质情况调调水。 文章转自“加州鲈鱼前沿”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