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特淡水鱼类] 泥鳅苗适合规模化养殖的四大理由

[复制链接]
tuf    

114

主题

10

听众

1073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 TA的每日心情
    心理悔呀!
    2015-5-6 00:56
  • 签到天数: 147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帖子
    861
    精华
    2
    经验
    1073 点
    金币
    1943 元
    注册时间
    2014-10-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2:45: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有泥鳅生长(青藏高原除外),也就是说我们的绝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进行泥鳅的人工化养殖。但人工养殖泥鳅不论是养殖规模、技术水平、产值产量、集约化程度以及配套服务等方面,全国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以前由于泥鳅人工育苗技术不成熟,养殖户只能采用野生泥鳅苗种。大多数养殖户几乎都采用“人种天养”的自然模式,也就是人为投下野生泥鳅苗,听天由命,自然生长,这种模式其产值自然不会很好。养殖户使用的大多是低洼冷浸闲田,或零星散布的塘堰,土地成本低廉,对泥鳅养殖的效益期望值不是很高。但对于土地成本较高的江苏地区养殖户(如江苏连云港地区),他们对养殖效益的要求较高,因为当地土地承包费高,建设费用大,加上水、电及人工管理,所以那里的养殖户对单位面积的养殖效益要求很高,如果泥鳅的出池产量太低,老百姓就得不偿失,因此他们对投放泥鳅苗的品质很慎重。养殖户对鳅苗的抗逆性、生长速度、产出产量等方面都很在意,经过当地养殖户多年的养殖,他们公认为河南范县和宁夏地域出的泥鳅苗是可以进行人工养殖的。但由于近几年连云港泥鳅产业的发展、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户对泥鳅苗海量的需求,造成了河南范县等地的泥鳅苗价格的飙升,甚至在当地泥鳅苗中,掺入劣质野生鳅苗,使得养殖户对这里的鳅苗失去信任和信心。
    像连云港地区泥鳅养殖产业如此兴盛,规模如此庞大的泥鳅产业集散地,竟然没有泥鳅苗种的来源和供货渠道,更谈不上有产业链的上游市场。没到投苗时节养殖户彷徨观望;到了投苗时节,养殖户或高价抢购,或无奈选择低价泥鳅,对产量不作太多奢求。
    如果泥鳅养殖也像四大家鱼一样有稳定的人工鱼苗,老百姓怎么会有这样的无奈与困惑?
    野生鳅苗为什么不适合规模化人工养殖?下面我们根据众多养殖户的养殖经验与教训作出如下说明:
    一、野生鳅苗本身的品质并非不好,而是在人为的捕捞收集转运过程中损伤过大,泥鳅苗营养缺失,体质下降,死亡率高。
    野生泥鳅在捕捞方法、筛选方式,运输过程中都不科学,不是按幼苗方式方法进行操作,甚至是野蛮的做法。这些小泥鳅苗在下塘后最终会慢慢死亡的。按理这样的小泥鳅是不能做苗种投放的,很多养殖户投放大量的泥鳅苗,年终捕捞时却捞不到泥鳅就是这个原因。
    二、如果泥鳅性腺发育成熟,生长速度就变得缓慢了,经过一个生长周期后的泥鳅,它的生长就变的极为缓慢,所以当年泥鳅的苗适合养殖,隔年的鳅苗就差多了。
    三、同年同期生长的泥鳅,雌雄体个差别很大,雌性个大,雄性个小,如果经筛选,小个的大多是雄性泥鳅,这种雄性鳅再怎么喂养,体型体重增长的可能性都不大。
    四、南北气候的差异,造成泥鳅生长的不同品性,如南亚泥鳅(海南、广东等地)生长相对较快,但生命脆弱,,抗命力不强;北纬泥鳅(东北等地),耐低温,抗命力较强,但生长慢,生长周期长。
    综上所述,如果进行规模化人工养殖,野生鳅苗不是投苗的首选。如果有人工泥鳅苗,在确认确实是人工孵化培育的,即可大胆选用;如果没有人工鳅苗,就买黄河中下游的鳅苗,如正宗河南范县和宁夏等地的泥鳅苗。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