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90
 - UID
 - 955
 - 积分
 - 4231
 - 主题
 - 379
 - 帖子
 - 533
 - 精华
 - 2
 - 经验
 - 4231 点
 - 金币
 - 4740 元
 - 注册时间
 - 2010-12-29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533
 - 精华
 - 2
 - 经验
 - 4231 点
 - 金币
 - 4740 元
 - 注册时间
 - 2010-12-29
  
 | 
扶持水产品加工和流通业 
     “虽然国家出台了对农产品的相关优惠政策,但对水产品加工及流通却是‘另眼相待’,如水产品加工及流通在贷款、税收等方面,无法享受与大农业中其他行业的同等待遇。”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祖亮建议,把水产品加工与流通纳入农产品加工同一政策扶持体系。  
 
  2009年,我国水产品总量为5120万吨,连续14年名列世界首位,水产品出口占据出口农产品首位。虽然整体实力明显提高,一批龙头加工企业与名牌企业相继涌现,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水产品加工业仍存在很多不足。 
  罗祖亮介绍,这主要表现在:质量管理体系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精深加工比例较低,废弃物综合利用少;流通环节不够完善;政府对水产品的政策扶持较其他农产品缺乏。 
  罗祖亮呼吁渔业不能被边缘化,并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宏观调控,把水产品加工及流通确定到优先支持发展的产业政策范畴。 
  增加专用性资产投资(是指为特定行为或活动而投入的专门资产),强化水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契约双方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专用性资产与通用性资产的对应。 
  国家应在全国范围内开通水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给予优惠政策,并积极督促各地政府落实此政策。 
  在税收方面,适当降低水产品加工业的增值税税率;同时适当降低水产品企业所得税税率,并采取多样化的税收优惠形式。 
  在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和强化管理体制等方面推进水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