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90
- UID
- 21
- 积分
- 5038
- 主题
- 216
- 帖子
- 1150
- 精华
- 16
- 经验
- 5038 点
- 金币
- 602 元
- 注册时间
- 2010-5-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1150
- 精华
- 16
- 经验
- 5038 点
- 金币
- 602 元
- 注册时间
- 2010-5-26
|
四大理由
一,纯淡水中螃蟹不会产卵;
二,8-9月份(最后一次蜕壳前)水正大,没有办法投药;
三,今年气候特殊,气温时高时低,螃蟹蜕壳时常有蜕不了壳死亡现象,根本不敢投药;
四,避孕药会抑制蟹黄和蟹膏发育。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秋风起,蟹脚痒”,螃蟹即将爬上大众餐桌,而“避孕药催长大闸蟹”的传言在网上又风生水起,随即卷起一片“大闸蟹疑云” 。
记者探访扬州螃蟹养殖场发现,面对“传言”与专家,池塘养蟹户与湖水养蟹户一忧一喜。前者认为,专家辟谣只为湖水养蟹洗去了嫌疑,而塘养蟹依然身处“避孕药疑云”中。扬州大学水产专家则表示,没有咸水,纯淡水中的螃蟹极少产卵,所谓喂避孕药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追根溯源】
避孕药传言始于8年前
经过检索,记者发现有关“避孕药催长大闸蟹”传言的根据,来源于“敢吃中国大闸蟹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一文。这篇文章的内容自2003年在某论坛上出现后,随后每年都被不同的论坛转载,如“今天敢吃中国大闸蟹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看了以后你还敢吃大闸蟹吗”“我还能吃什么”“震惊:黑心农户竟用避孕药快速催长大闸蟹”“比三鹿厉害100倍的大闸蟹”等。
帖文写道:“湖里的大闸蟹一般至少两年才能长到二两以上,但江苏养殖场的大闸蟹,使用激素之后,都是一年蟹,当年下苗,当年养成上市。”帖子称,消息来源于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而这名教授称消息来源于“一科学院环境研究所知名学者”。
【湖区渔民】
还没完全蜕壳就上市了
界首镇,高邮湖边,这里的渔民1993年开始养蟹。记者以经销螃蟹的名义,向渔民打听。“1991年时,听说养蟹效益不错,我们就开始养了,但当年大水,次年又干旱,所以拖到了1993年才开始养蟹。”
据悉,高邮湖属于过水性湖泊(属淮河泄洪区),水深量大,并不适宜养殖螃蟹。“养螃蟹,水深最好不超过2米,但我们这水深最浅也有2米多。”正因如此,这里的渔民都把螃蟹与花白鲢混养,“光养螃蟹不划算”。
就在记者采访当天,渔民们正下湖检查养殖场。“这几天(安徽)雨水多,上游泄洪,水位一个晚上就上涨了10厘米,有可能把网冲垮。”3年前,一场大水让这里的渔民损失不小,“螃蟹、鱼都被冲走了”。
“与塘养蟹相比,我们这里的螃蟹整体上要小一些。”水深、压力大,加上水草逐年减少,这些因素都不利于螃蟹蜕壳。
每年春天,渔民们把蟹苗投入湖中——蟹苗分大眼幼体和扣蟹。“我们都放扣蟹,正常情况下,扣蟹要蜕5次壳才能最终长成成蟹。”但“这里的扣蟹到捕捞时只蜕壳3-4次,还没完成蜕壳就已上市了”。
传言投药季没办法投药
渔民们说,螃蟹主要的饲料是小鱼、螺、玉米粒和水草。“以100亩计算,每年投入2万元左右,包括渔网、竹篙和饲料。”据他们回忆,养殖之初,螃蟹个头比现在要大,因为“湖里本身就有许多天然饲料,每年只需投少量饲料”,而随着养殖年数的增加,湖水资源被吃光,养殖螃蟹就主要靠人工投饵。
湖区有渔民看过电视,他们说,在电视上看过“避孕药催长大闸蟹”的新闻,但“那不可能,至少在我们这不可能”。“你看,水涨这么大,连玉米粒投下去都沉不到底。”
记者丢下一把玉米,果然都漂浮在水中。“螃蟹都是在水底吃食,按传言,投避孕药也就是在8-9月份(最后一次蜕壳前),但这个季节我们这儿的水正大。”
传言说,避孕药可以掺在菜饼中喂螃蟹。“但我们是围网养殖,菜饼投进去,大部分都会从网眼流走;而且,鱼也吃菜饼,剩下的菜饼也轮不到螃蟹吃。”
纯淡水中螃蟹不会产卵
还有渔民认为,传言称喂避孕药是为了防止螃蟹产卵抱子;实际上,螃蟹在淡水与咸水中产卵,在纯淡水中是不会产卵。“从这个角度看,传言也不可信。”
【池塘蟹户】
大面积投药同样不可能
界首镇,二里铺,这里有大片的池塘用来养蟹,属于池塘养蟹区。
养蟹区竖有“生态养蟹”的牌子,养殖户说,这是当地政府立起来的。池塘旁,捕捞螃蟹的地笼已准备好,“但离真正的捕捞期还有20天”。
对于“避孕药催长大闸蟹”传言,养殖户们都是三缄其口。“我不懂,也没喂过”,成为他们最为普遍的回答。
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养殖户,养了300多亩螃蟹。他认为,澄清传言时,专家只是强调了流水养殖(如湖区养殖)(螃蟹)不可能被喂避孕药,但对于池塘养殖,还没有澄清。因此,传言是否会影响销售,因还没有开始捕捞上市,目前还不清楚。
“电视上,专家说湖区围网养殖因为面积大、水流大,不可能喂避孕药;我们这儿也都是上百亩上千亩的池塘,虽然水不流动,但这么大面积投放避孕药,同样也是不可能。”养殖户说,“我这300亩的螃蟹,都是喂小鱼、玉米、螺蛳和水草。水草是我自己买种子种的,苦草和轮叶黑藻。”他表示,池塘养螃蟹,的确会遇到一些病害,需要用药,但所用药都是国家许可用药,绝对没有避孕药;而且,药物都是经过专家验证的配方,不可能超标,也不能超标。“药多了,进入水产市场会检测出(农药)残留。”
气候特殊蜕壳不敢用药
据悉,今年春天太冷,温度低于5℃;夏天太热,水温高于28℃。在这些气候条件下,螃蟹不吃不长,蜕壳时间整体比往年晚20天,因此上市时间也就晚了20天。而且,今年气候特殊,气温时高时低,由于外界条件,螃蟹因蜕壳时蜕不了壳常有死亡现象。“这种条件下,哪个还敢随便用药?”另外,就他们养蟹的经验,还没在池塘中看到过螃蟹抱对产卵现象。
池塘水连菜饼也不投
记者走访发现,这些养殖场四周遍布水草。“与湖水相比,池塘水肯定要肥一点,这也是池塘水草好的原因;但水不能过肥,肥了螃蟹会生病,如纤毛虫病。”因此,一些养殖户放弃投放菜饼,因为“菜饼易肥水”。
【专家解密】
孕激素会影响蟹黄蟹膏
据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水产专家孙龙生介绍,河蟹的生长过程是伴随着幼体蜕皮、仔幼蟹和成蟹蜕皮进行的;幼体每蜕一次皮,就变态一次,一生中要蜕数十次壳。从大眼幼体蜕皮变为第一期仔蟹开始,以后每蜕皮一次,它的体长、体重均作一次飞跃式的增加;从扣蟹到成蟹,一般蜕壳5次。如环境条件不良,蜕壳停止,螃蟹就会死亡。螃蟹蜕壳时,可以加一些蜕壳素,以刺激它蜕壳,但蜕壳素是一种胆固醇,并不是激素,专业术语为“激素前物质”,它需要经过一系列转化才能转化为激素。“给螃蟹吃避孕药之类的药物,不可能促进螃蟹生长,反而会造成它无法蜕壳、暴死。”
今年4月,记者曾实地在界首采访,亲眼看到当地养殖户投放的蟹苗为中华绒螯蟹扣蟹。“从春天到秋天,有足够的时间让它们完全脱壳。因此,没有‘湖里的大闸蟹一般至少两年才能长到二两以上’一说。”孙龙生称。
对于网上传言称在螃蟹最后一次蜕壳时投放避孕药,孙龙生表示,“秋风响,蟹脚痒”这句传统民谚,的确体现了“螃蟹性腺成熟后的躁动”。但从生物学角度上说,秋分前后螃蟹蜕壳为绿蟹,性腺开始迅速发育;而人们吃蟹喜爱的物质蟹黄(雌蟹)和蟹膏,恰是螃蟹的性腺。“投放避孕药,不正好抑制了蟹黄和蟹膏的发育了吗?而没有或只有少量的蟹黄、蟹膏的蟹,肯定是没人喜欢吃的。”
池塘水中确实不能产卵
孙龙生介绍,以前扬州公道镇有过繁育蟹苗的试验,但最后失败了。螃蟹抱对产卵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螃蟹是洄游性动物,秋天洄游到大海产卵,春天洄游到江湖生长,产卵需要的环境为海水和江水交界处(半咸水域),一是海水盐度对它产卵有刺激作用,二是海水与淡水之间的水流会刺激产卵,但在池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即使在池塘水中能产卵,但肯定数量极少,不然蟹苗繁育试验就会成功了。”
抗生素与激素截然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