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鱼繁殖之父——钟麟先生生平要录

[复制链接]

1143

主题

46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10-22 08:04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帖子
    5112
    精华
    21
    经验
    20185 点
    金币
    14841 元
    注册时间
    2010-12-27

    社区QQ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12 10:54: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钟麟先生1915年10月29日出生,广东省南海县大沥人。1938年毕业于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1939年在香港中国侨港渔民学校任教,旋随鱼类学家林书颜先生进香港水产研究所当研究生,1941年冬到农林部广西(桂平)鱼类养殖场工作,开始从事鱼类人工受精工作。


    钟麟在省高级水产学校排球队(前排左1)


    1951年回广州任职于广东省海岛管理局,积极建议设立水产研究机构得到重视,1953年主持创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农林厅水产局水产研究所,为广东水产科学研究的奠基人和领路者之一。该所历经发展演变形成了当今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和南海水产研究所,在我国渔业科技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广东省立高级水产学校第一届毕业班留影(前排右 3 为钟麟)




    建所之际,钟麟先生以丰富的专业经验和敏锐眼光,选定立项开展四大家鱼人工繁殖研究。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于1958年6月4日率先获得池养鲢、鳙鱼人工繁殖成功。这一渔业史上的创举,被国家列为我国科学研究重大成果,获得了国家发明奖。1978年被授予“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称号,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5年至1981年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淡水养鱼培训班(广州)的主授,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传授淡水养鱼和家鱼人工繁殖原理和技术。1962年发表《白鲢的生长发育和人工繁殖》(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1965年出版《家鱼的生物学和人工繁殖》(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中国池塘养鱼》(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年出版《POND FISHERIES IN CHINA》(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并为《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广东淡水鱼类志》、《中国大百科全书》等重要编撰人。




    生产实践




    钟麟先生是新中国现代水产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之一。历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政协广东省第二、三届常委,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常委、中央委员,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科委水产组成员,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顾问、农业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委员,以及多种学术期刊的编委等。他一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我国水产科学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学识渊博、德高望重、高风亮节、垂范后人。




    《广州日报》刊载我所钟麟研究员业绩报道

    《广州日报》于2003年6月9日以"餐桌有功,钟麟功高"为题,在"珠三角新闻"(A14)版头条刊载了我所研究员"家鱼人工繁殖之父"--钟麟先生相关报道。该报道高度评价了钟老家鱼全人工繁殖技术所产生影响的历史和现实地位,以及其对我国乃至世界水产养殖业的贡献。同时报道了国家农业部等单位将举办相关纪念活动,以缅怀先人,激励后人。




    1. 历史背景

    人类进化、文明发生,农业未现、渔猎先行。渔业是人类最古老的生产方式之一。殷墟卜文(公元前11世纪以前)中就多次出现“渔”,《史记》更有“舜渔于雷泽”;“兴渔盐之利,齐以富强”等不少记载。中国养鱼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以前,相传越国大夫范蠡(活动于公元前约500年前后)著《养鱼经》,倡导养鱼致富。然而一直到公元20世纪上半叶的约2500年历史中,养鱼业只能靠捕捞野生鱼苗来维持生产需要,生产力受到自然制约,不能象农业、畜牧业般大力发展。

    鲢、鳙、草、青鱼(华南地区以鲮鱼代替青鱼)是我们的祖先从野生鱼类长期筛选驯化的优良养殖品种,号称“四大家鱼”,是我国也属于世界优良的鱼类养殖品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四大家鱼”特别是草鱼和鳙鱼传播到世界很多地方,促进了世界养鱼业的发展。

    天然鱼苗的装捞(张捕)

    采用人工繁殖鱼苗以前,池塘养鱼完全靠捕捞江河野生鱼苗来饲养。一到鱼苗汛期,西江中下游河段的各捕捞点沿江岸边一片片装捞箩形成壮观的场面。自从家鱼人工繁殖成功后,此情景便一年不如一年,迄今已很难找到了。上图是摄于西江德庆段一位老渔民所张罗的竹编装捞鱼苗设置,已是偶而为之罢了。下图是肇庆江边一套孤零零的网式装捞设置。


    家鱼人工繁殖所使用的工具和催产剂


    2. 立项攻关

      

    1953年3月,广东省农林厅水产局水产研究所创立,钟麟先生随即提出解决家鱼人工繁殖的问题,作为该所最早科研课题之一,投入研究。

      

    钟麟先生曾在香港水产研究所(1940~1941)做研究生和广西桂平鱼类养殖场工作(1942~1943),受林书颜、李象元等前辈的影响,对鱼类学和鱼类人工受精有关情况有深刻的了解。立项后即带领课题组人员对家鱼的生殖生理、繁殖习性和自然生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足迹踏遍西江及其支流郁江、柳江等地的产卵场,掌握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得出家鱼在自然水域中产卵繁殖是一种“反射性的性活动”的科学结论。在繁殖季节,雌鱼卵巢发育到成熟前期(即Ⅳ期),卵母细胞不再继续发育,处于待机状态。而在江河自然状态中,每当春夏之交的“清明”、“谷雨”开始,亲鱼成群结队溯河到产卵场,适逢产卵场附近或上游地区降雨量骤增,江水突然上涨,流速加快,形成急湍漩涡水流。这些大自然生态环境,剌激亲鱼中枢神经和下丘脑、分泌性腺释放激素,进而触发垂体间叶细胞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使雌雄鱼性腺的精子和卵子迅速发育成熟,完成产卵和排精过程。受精卵随波逐流,经二十多个小时孵化成仔鱼。而池养家鱼因为不具备自然界这些综合生态条件刺激,亲鱼不能完成生殖内分泌生理过程,也就是不能在池塘里产卵繁殖。经历数年艰辛,钟麟先生和他的助手们终于取得了成功的关键一步。

      

    根据初步研究成果,钟麟先生运用生态学和生理学原理,指导课题组采用模拟生态方法,适时施加流水刺激,科学地培育亲鱼,使池养鲢、鳙鱼亲鱼充分发育成熟,首先推翻了亲鱼不能在池养中成熟的“定论”。继而结合注射催产激素,模拟自然繁殖时所需外源生态条件,施加新鲜流水和异性亲鱼的剌激,诱使亲鱼产卵排精。采用这个科学方法,1958年6月4日终于取得成功,1万尾鲢鱼和2万尾鳙鱼全人工繁殖仔鱼诞生了,鱼类养殖业正式开启了种苗人工可控制生产的新时代!

    3. 成就和影响

      

    家鱼人工繁殖成功,是我国水产业的重大科技成果,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影响。这项成果的迅速推广,解决了长期以来依赖天然鱼苗的被动局面,从此可以根据需要来安排鱼苗生产,彻底解决了鱼类养殖业种苗需求这个根本问题,使我国水产养殖业进入新的可控制时代,其意义巨大而深远。

      

    家鱼人工繁殖成功的卓越贡献,最主要有:

    (1)形成了我国水产种苗人工繁殖理论体系。该体系对我国水产种苗的人工繁殖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迄今仍为核心技术原理,指导着水产养殖各类品种的人工繁殖研究和生产。

    (2)产生了极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家鱼人工繁殖成功大力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全国鱼苗生产由1957年234亿尾发展到2000年6022亿尾(约26倍),淡水养殖面积由1957年120多万公顷发展到2000年528万公顷(4.4倍),淡水养鱼总产量由1957年56.5万吨发展到2000年1516.9万吨(约29倍)。全国人均占有水产品产量,由解放初期不到1千克,迅速提高到目前的35千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0千克)。这组数字代表广大农村和农民得到巨大利益,城乡人民的蛋白质供给水平大幅度提高。

    (3)体现了巨大的生态效益。试想如果仍然依靠野生亲鱼来繁殖育苗和装捞天然鱼苗来大规模发展养殖业,对天然水域的鱼类种质资源将是一场浩劫!所以家鱼人工繁殖成功可说使江河生态系统幸免于难,其所体现的生态效益比起其他效益毫不逊色。

    此外,由于是产业的源头技术突破,对养殖品种开发、养殖模式多样化、养殖理论和技术创新、养殖设施设备发明乃至产品加工消费的发展,都是一个奠基性的贡献。

    家鱼人工繁殖技术成果获得了国家发明奖,钟麟先生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广东省科学大会奖,他的名字在国内外渔业界远扬。1975~198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委托广东省举办淡水养鱼培训班,钟麟先生受聘为主授教授,把家鱼人工繁殖技术和池塘养鱼技术传授给五洲四海的学员,对国际水产养殖业发展作出贡献。至今在国际交流中还不时有已经担任渔业部长、局长或教授的原学员探询钟麟老师的情况,表达由衷的敬意。






    转自网友:珠江所小廖

    4

    主题

    3

    听众

    141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7
    精华
    0
    经验
    141 点
    金币
    179 元
    注册时间
    2011-8-12
    沙发
    发表于 2011-8-14 08:21:09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我们伟大的前辈,致敬!
    倡导科学养殖、合理用药!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