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米来水产资讯|让养殖户讨厌的青苔,到底要怎么处理

[复制链接]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93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26 09:40: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青苔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讨厌而可恶的藻类植物。青苔是养殖户对淡水藻类植物中,一些绿藻门中的丝状藻类的统称。在养殖塘中,有的丝状藻漂浮在水面,有的长在池底,有的底端扎在池底而上端直立水中,故这些青苔又被称为着生类丝状植物、漂浮性丝状植物和挺水性丝状植物。


    青苔是养殖塘中的“害人精”。我们要防治它,就要了解它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


    青苔属于绿藻门,形状有杯型、星状、螺旋带状、板状等,绿藻的种类很多,其繁殖方式也多种多样,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所以它们的生命力特别旺盛。

    有的青苔附着在养殖塘的潮间带的泥土上,养殖户干塘、晒塘后,底泥表面出现一片片绿色或者褐色斑块,这就是青苔着生在养殖塘的底泥上,对这种着生的青苔我们叫做底栖丝状植物。平时在养殖生产中,我们会发现养殖塘的表面水上常常漂浮着一些淡黄绿色、黄绿色、墨绿色块状物,这些就是漂浮性丝状藻类。譬如绿藻门中的刚毛藻,幼时呈颗粒状,着生于池底,老成后变成网状,遇物体着生,漂浮于水中,所以它幼时属于着生性丝状植物成年后属于漂浮性丝状植物。另外,刚毛藻用手触摸感觉有点粗糙,用手去捞取一下子就可以拿到一大把,总也拿不完,养殖户又给它取了个别名“布青苔”。
    水产前沿网


    青苔的几种常见种类


    1、水绵
    特点:早期低温时常见,生长初期深绿色,衰老期呈现浅绿色。
      


    2、刚毛藻-不分枝型
    特点:养殖中、后期常见,油状,手摸上去有滑腻感,容易粘附水草,特别是水草挂脏后易粘附。
      


    3、刚毛藻-分枝型
    特点:干涩无滑腻感,易捞起。
      


    4、双星藻
    特点:黄绿色,喜欢浅水、透明度较高的瘦水,早期温度低时常见。
      


    5、水网藻
    特点:肉眼可见的网片状或网袋状群体,螃蟹池塘不多见。

    6、四集藻-“鼻涕苔”
    特点:低温期、水浅、水瘦池塘常见,鼻涕样、果冻状,容易依附水草。


    青苔在有机质比较丰富、盐度较高、溶解氧较低的小水体及浅水中比较常见,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未腐熟的农家肥或大量化肥的养殖塘,容易导致养殖塘底部的泥土表层含盐量逐渐升高,部分泥土中的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底泥的表层,使盐分积累在底泥的表层,底部就容易长出丝状植物。


    丝状藻对水产养殖的危害是很大的。


    一是当其衰老时断离池底,漂浮于水体中形成团团乱丝,苗种误入其中往往被缠绕住,因呼吸和摄食困难而死亡;


    二是大量的乱丝漂浮在水体中,严重影响浮游生物对光的吸收以及水温的提高,阻碍空气中氧气的溶解,同时由于藻体死亡腐败大量消耗氧气,影响水质,导致缺氧;


    三是消耗水体的营养成分,使水体变瘦,影响养殖体的生长;


    四是容易堵塞网箱的网孔,不利于网箱养殖的水体交换,容易使水质恶化。所以说青苔是地地道道、名副其实的水中“害人精”,是一点儿不冤枉它。


    对青苔这种水中“害人精”的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有下面几种。


    (1)生石灰清除法。清塘时,用生石灰50~80公斤/亩干撒。不可以用茶粕清塘,否则会使水网藻大量繁殖,底质差的池塘,肥水时要施商品有机肥,如肥水膏、黑精灵等快速肥水。

    (2)放养苗种前,每亩用3-5斤腐殖酸钠洒盖在青泥苔上,再加水30厘米,使青苔与阳光隔绝而死亡。或先捞清池中青苔,然后注入肥水,并且每亩施商品有机肥配合氨基酸润藻素,池水变肥后,青苔将失去生存条件而被彻底清除。

    (3)已放苗种的池塘,可用苔灭草安液兑水稀释一定的浓度全池遍洒,青苔情况严重的,可配合黑精灵连续使用两次可以杀灭青苔。


    (4)水绵或刚毛藻等发生后,可用黑精灵配合苔灭草安液搅拌于湿土后扬撒于青苔上,2~3天后用生石灰10公斤/亩进行有效防治。杀灭水绵等有害藻类后,死亡的藻类腐烂容易引起池塘水质变坏,甚至严重缺氧。
    因此,杀青苔期间要密切注意水质变化,以便及时注入新水或采取相关补救措施。


    为了彻底防治青苔的产生,使它不能繁殖,达到除害务尽不留后患,就要经常注意水质的调节,保持池水肥活嫩爽、菌藻平衡,让青苔无法生存与繁殖。

    水产前沿网


    http://milai168.taobao.co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