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80
- UID
- 43142
- 积分
- 61
- 主题
- 4
- 帖子
- 22
- 精华
- 0
- 经验
- 61 点
- 金币
- 322 元
- 注册时间
- 2012-3-1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22
- 精华
- 0
- 经验
- 61 点
- 金币
- 322 元
- 注册时间
- 2012-3-10
|
自从五月以来,广东水产饲料业关于升价之传闻一直不绝于耳!主要原因是鱼粉等原材料价格飙升,饲料厂家不堪压力,纷纷发出升价之呼吁,更有勇者如中山统一率先于六月六日涨价300元/吨,但由于海大等虾料三大龙头企业按兵不动,统一最后只得杀羽而归,放弃涨价举措!
由于鱼粉价格继续看涨,为了保障饲料品质,粤海、恒兴在海大坚持不涨价的情况下,于6月15日在海大的市场份额较低的金三角市场(粤西、广西、海南)涨价300元/吨,从而打破海大之抵制。随后通威、东腾、明辉、双湖等一起涨价,金三角虾特料市场涨价始成事实。
但在海大的核心市场珠三角,何时升价仍为未知数。为何一向号称注重品质的海大无视鱼粉价格暴升和同行之提价保质之呼声,一意孤行压住价格?
对此行业传闻颇多,海大通过海因特这个喉舌放出风声,说是海大前期采购了大量的低价鱼粉,所以可以暂时不升格!
但据笔者明察暗访,终于追寻到海大此举的背后真相有三:
第一、由于考虑到资本市场对利润的期待,海大通过去年开始就大幅度压低饲料的成本,导致海大饲料的养殖效果强差人意,市场反弹和抱怨颇大,所以为了同时把竞争对手也拉入低价低质的泥潭中,今年企图以不提价为利器!这一招术在两年前应用于与通威的恶斗中,并且收获颇丰,这次故技重演,用心险恶!
第二、大幅度压低行业利润水平,重拳打击恒兴与粤海的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而它可以通过财务之技术手段短时间维持其良好的财务报表,牺牲经营实体之利润来换取资本市场之圈钱之目的!如果通过此举制造出恒兴不能上市,那更是薛董梦寐以求之效果!
第三、在同样的养殖效果之下,海大有庞大的业务队伍和宣传手段,可以把责任推卸给气候或养殖户本身,去年的种苗重大质量事件就是如此解决,让人不得不佩服海大的危机处理能力和忽悠养户之技能!而粤海、恒兴在这方面之能力差之千里。一旦陷入价格战,海大的优势无疑是明显的!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市场竞争的残酷性!根据丛林法则,优胜劣汰是社会进步的血淋淋的铁律!所以我不认为海大此举有任何道德上的瑕疵。我们更不应该为此而指责它!
同样,海大也不应把自己合理合法的竞争手段披上一个为中国农民创造价值的漂亮外衣!去除虚伪的外衣,海大还是「君子生财、取之有道」!
这就是事件的真相! |
-
总评分: 金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