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7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扬保健模式 水好 鱼好 产量高

[复制链接]

50

主题

15

听众

215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5-31 14:1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164
    精华
    0
    经验
    215 点
    金币
    429 元
    注册时间
    2012-5-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15:53:51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华扬保健模式  水好  鱼好  产量高
    武汉华扬动保集团技术中心
    在畜禽养殖和疾病防控过程中,我们常常能听到“保健”一词,而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却少有提及。水产动物由于生活在水体里,人们对其感官认知不能直接接触,只能通过其活动间接判断。生活的环境复杂,涉及到底质,水质,人为因素,又不易人为控制。再加上养殖品种繁多,养殖模式多样,故而水产动物的生长具有不可控性,因此保健的作用深远。水产动物保健的涵义是指在合理放养密度条件下,通过改善养殖环境,调理机体器官功能,激活机体免疫细胞,强化机体防御体系,达到促进水产动物的健康水平,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生产性能的目的。主要通过合理放养密度、改善养殖环境、调节器官功能来实现。
    武汉华扬动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从2006年开始提出,水产养殖的健康养殖管理的“保健模式”,涵盖“内保健”+“外保健”。内保健是在“有病早治、无病先防”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升华,即中医所说的“治于未病”,主要通过调理机体器官功能,激活机体免疫细胞,强化机体防御体系,达到排毒素、保肝胆、促代谢、抗应激的功效,从而为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奠定基础。外保健彻底颠覆之前水产养殖重视杀虫、消毒的观念,而是采用“养水+护底”的新模式来实现养殖水体的“肥、活、嫩、爽”。主要是通过通过养水、护底、补藻、增菌来维护水产养殖动物好的生长环境。通过内外保健的双向调节,可从源头上解决水产养殖中存在的水质恶化、氨氮、亚硝酸超标、有害藻类泛滥、水产动物机体抗病力低下等问题,从而降低水产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实现水产养殖的高产,高效。
    一、水产动物保健的必要性
    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养殖环境已日趋恶化,具体表现在机体内外环境平衡失调。机体外环境恶化:底质淤泥积累,水质自身污染,过度施放药物,密度制约(拥挤胁迫),水生态系统破坏富营养化等;机体内环境恶化:饲料营养缺陷,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饲料酸败霉变,饲料中不良添加剂等。这些因素都都在不断的威胁着我们的水产养殖业。如2011年8月27日福建闽江大规模死鱼事件、2012年1月9日广东西江江门段绵延3公里死鱼、蓝藻的暴发、链球菌引起罗非鱼暴发性死亡等等无不在给水产养殖行业敲响警钟。这些事件的发生正是水产动物机体内外环境平衡失调所引发。这就需要外保健来维持水产养殖动物好的生活、生长环境,内保健来排除毒素,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强化机体的防御体系。
    二、保健的重要性
        近几年,水产动物疾病呈现出综合性,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病原性疾病依然是主要疾病,但非病原性疾病呈发展趋势,如鱼类体表变浅、花斑、炎症、断鳍、肌溃疡、肉腥臭;鳃变淡或花斑、局部鳃丝断裂、鳃丝粘连;肝色变异、肿大、腐脆;胆胀大或萎缩、胆色深或浅;肠道充气、肠壁充血或炎症、肠外壁布满脂肪;肾色深、肿而脆;其他还有共济失调、厌食、停食、易出血、白内障、骨脆易断等等。这些疾病并非短期形成,有的与饲料有关、有的与养殖水体有关、有的与养殖苗种有关。病原性疾病大多也在非病原性病的基础上继发感染的,故常因病因链交叉、复杂、症状重叠而易误判,造成用药错误,导致大量损失。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长期的内保健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保健的可行性
    通过多年的摸索,我们总结出了一套确实可行、成熟有效的保健方案。
    内保健,针对养殖鱼类而言,具体分为开食期保健、大麦黄保健、白露保健、越冬前保健、病后护理保健(详见《淡水鱼类内保健时机和程序》)。通过不同时期采用特定的内服保健方案,不仅鱼类的发病率大大降低,而且生长速度得到了提升,饵料系数也大大降低。外保健,主要是通过养水、护底、补藻、增菌四大途径来实施。养水、护底,主要是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大的外用消毒剂、杀虫剂,及刺激性较大的化学底改类产品,而是采用环保、无残留的天然植物提取物、臭氧、微生物等制成的消毒剂、杀虫剂及底改产品。补藻增菌主要是根据水体中藻相、菌相的分布,在合适的时间,采用合适的方式向水体补充有益藻类和菌类。对于以草鱼养殖而言,华扬提倡有虫病就杀虫,合理消毒杀菌,重在培藻养水,解毒改底。特别提醒不是见虫就杀虫,而且常规的寄生虫不可能预防。其具体的保健程序如下:外保健:每月交叉使用生物制剂底垢净2型或活嫩爽养水、护底、补藻、增菌。内保健:在的饵料中添加一定抗菌,凉血,促代谢,平肝解毒的中药制剂或饲料添加剂(应激宁+三黄克菌素),从草鱼开始摄食的第一天起,每间隔12天左右,用应激宁Ⅲ型1包+三黄克菌素500克拌80斤饲料,连喂3—5天,一天一次。5月份再加板蓝息毒敏500克一包, 7月10日后,单用应激宁,一年下来草鱼的生长周期可延长15天以上,可有效防治二龄草鱼大规模疾病的发生。经大量的实际数据证明,全程使用华扬的保健模式,疾病的发生率降低60%,药物治疗成本降低65%,但总体的用药成本持平,可减少35%的用肥成本,减少25%的增氧机的电费投入,饵料系数可提高15%,鱼的增重率可提高22%,鱼的风味更接近自然水平。
    四、小结
         我们相信通过“内保健”+“外保健”能给整个水产养殖业的用药模式带来一次全新的变革。同时也可提高养殖品种的体质,降低养殖风险,大大减少外用药品对水环境的污染,并最终有利于水产食品向更加绿色、安全的方向发展。

    50

    主题

    15

    听众

    215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5-31 14:1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164
    精华
    0
    经验
    215 点
    金币
    429 元
    注册时间
    2012-5-14
    5
    发表于 2012-9-3 23:08:39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有时候,广告里面也是东西,不知道大家是否能读懂,看明白!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15

    听众

    215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5-31 14:1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164
    精华
    0
    经验
    215 点
    金币
    429 元
    注册时间
    2012-5-14
    4
    发表于 2012-9-3 23:08:06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砍脑壳的 发表于 2012-8-31 17:45
    广告贴,鉴定完毕。

    多谢顶贴,回复完毕!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听众

    95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88
    精华
    0
    经验
    95 点
    金币
    115 元
    注册时间
    2010-6-12
    板凳
    发表于 2012-8-31 17:45:48 |只看该作者
    广告贴,鉴定完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34

    听众

    266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10-24 16:53
  • 签到天数: 41 天

    [LV.5]常住居民I

    帖子
    2176
    精华
    5
    经验
    2669 点
    金币
    19084 元
    注册时间
    2012-7-13

    社区QQ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2-8-25 22:20:47 |只看该作者
    水好 鱼好 产量高 再加一个 价格高{:soso_e113:}
    家有一亩田,没事经常上www.fishfirst.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