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80
 - UID
 - 227
 - 积分
 - 2126
 - 主题
 - 359
 - 帖子
 - 750
 - 精华
 - 127
 - 经验
 - 2126 点
 - 金币
 - 5299 元
 - 注册时间
 - 2010-7-8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4-8-11 10:02 |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 帖子
 - 750
 - 精华
 - 127
 - 经验
 - 2126 点
 - 金币
 - 5299 元
 - 注册时间
 - 2010-7-8
  
 | 
病原及症状  
 
  病原体为毛霉亮发菌,菌体为头发丝状,不分枝,基部略粗,顶端稍细,长度一般几微米到1毫米以上,菌丝一般透明无色。主要附着在抱卵蟹的受精卵表面及蚤状幼体的鳃、附肢、体表。当受精卵的表面有丝状菌附着时,卵一般停止胚胎发育而死;当它附着在蚤状幼体的鳃及体表时,危害极大,在体表伴随着大量菌丝的附着。菌丝之间往往黏附着许多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有机碎屑及其他污物,并伴有大量纤毛虫寄生,从而使幼体游泳能力明显减弱,处于水体的下层或水底,摄食量降低,最后沉入池底死亡;当附着幼体鳃上时,大量的黏附物阻碍了水在鳃丝间的流通,使其呼吸困难窒息而死。养成期间丝状细菌附着在鳃丝、附肢及甲壳周边的刚毛上,鳃丝之间黏附着大量杂物使鳃丝变黑,尤其是鳃丝末端处症状尤其明显,并常伴有纤毛虫附着,最后导致机体窒息死亡。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  
 
  丝状细菌的发病主要是水质污染造成的,人工育苗期间,当投饵量过大,尤其是池底变质更易发生此病,该病的发病率几乎l00%;养成期,特别是在高温期,发病迅速,对处于生殖蜕壳期的成蟹危害最大。  
 
  防治方法  
 
  预防:人工育苗期间与预防弧菌病相同。养成期,对养殖池要彻底清淤消毒,保持良好水质,养殖中后期每隔l5天左右全池泼洒l5毫克/升~20毫克/升的生石灰水。  
 
  治疗:人工育苗期间,可用高锰酸钾0.5毫克/升~0.7毫克/升全池泼洒,6天后大换水,连用2天;或用氯化铜l毫克/升全池泼洒,连用3次。养成期间治疗方法同弧菌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