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牛蛙的养殖越来越火热,为广大养殖户更好更全面了解牛蛙病害防治。 一、牛蛙出血病 由其单胞菌引起,症状为腹部及身体有血斑伤口,病蛙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腿部发红出血。严重时四肢腐烂、发炎、防治:保持池水清洁,做好定期消毒全池泼洒。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backcolor=rgba(0, 0, 0, 0.55)]编辑
二、歪头病 脑膜炎脓毒性黄杆菌病,是由于病菌直接破坏蛙脑神经致使蛙脑歪向一边,病蛙有时在水中不停地打转,摄食量较少,一般情况死亡不多,但影响成蛙上市。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backcolor=rgba(0, 0, 0, 0.55)]编辑
三、脱肛病 多为细菌性脱肛,也有部分是密度过大重压性导致直肠外泄引发细菌感染。细菌性脱肛多发生在成蛙,直肠等脱出于生殖腔外1-3cm并带有红肿,病蛙摄食减少至停食,行动不自如,体质逐渐衰弱。防治:隔离病蛙为最佳治疗方案。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backcolor=rgba(0, 0, 0, 0.55)]编辑
四、腐皮病 主要由链球菌引起,发病时牛蛙背部四肢表皮溃烂,眼球有白色网状物覆盖,眼球突出,在发病严重的蛙池每天都有死亡量。 五、胀肚病 胀肚病有别于肝腹水病,经常会被混为一谈,胀肚病为温和气单胞菌感染,该病在高温季节、养殖密度过大、水质太差和蛙类抵抗力下降时为多发期,传染快、死亡较高。此病有别于肝腹水、肝腹水解剖肚子有液体或血水流出,而胀肚病解剖者没有液体,腹内充满气体、肝脏变为紫色,肾充血呈鲜红色,有的胃肠内壁充血呈红色,内无食物,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被挤压贴向背部。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backcolor=rgba(0, 0, 0, 0.55)]编辑
六、胀气病 胀气病是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区别于胀肚病,胀气病的牛蛙体色发黑、体瘦、也是以大肚子为特征,下眼脸不能上翻盖眼球,且下眼脸由透明转变为乳白色,肝脏一般肿大呈黄色,肠道发炎、肾脏充血等,发病率15-30天,死亡率100%属于慢性病。 七、白内障 瞎眼病是白内障的俗称,由于醋酸钙不动杆菌感染后,病蛙双眼有一层白膜、呈白内障状、失明、双腿外观呈浅绿色,肝肿大、呈紫黑色、紫红色等,胆肿大呈淡绿色,该病传染快速,死亡率高。防治:可采取打针方式使用疫苗断绝此病。 八、肿腿病 因受细菌感染使蛙后肢腿部肿大,趾部肿成灰色瘤状,病蛙停食,逐渐消瘦死亡。 九、结核病 由分枝杆菌引发,病蛙内脏中形成许多肉眼可见的白色或淡黄色小结节,有的形成许多小的坏死状,多数出现在肝、肾等器官处,口部创伤造成的感染可导致蛙的气管和肺结核形成。 十、红斑病 红斑病,很多人说是出血病,多为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所造成的,牛蛙有转圈的神经性症状,腹部出现红斑,发病急,死亡快,全池爆发性流行,危害极大,死亡率高达80-95%。 十一、肝肿大病 嗜水气单胞菌引发的疾病,属于高死亡率的传染性疾病,外观呈肥胖状,后肢粗大,手压有硬肌肉感,皮肤不明显充血而呈微红色,在全身各处出现形状大小不规则的表皮溃疡斑,在高温期溃疡斑小或不明显,在气温较低后溃疡斑大且深,剪开双腿皮肤可见。皮肤内侧血管充血,肌肉呈土黄绿色,腹部皮肤内侧血管充血,肝脏极度肿大呈灰白色、土黄色,胆肿大呈浅绿色。有的病蛙肾表面充血,膀胱充血,胃肠内面空虚,表面血管充血。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backcolor=rgba(0, 0, 0, 0.55)]编辑
总结 养殖牛蛙病害应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维护首先要保持养殖池塘的定期消毒,定期换水(特别新手山水养殖切勿长流水、虫害多又大、长速慢弊大于利),定期拌料内服胆汁酸保护牛蛙的肝胆健康,增强免疫力;有些疾病是因为细菌引起的在饲料中添加乐畅桉树精油,抑制细菌的增长。在养殖过程中要避免密度过大、大小不分池、机械损伤等人为操作因素引发的疾病,禁止使用违禁品、药残留大的药品等,关爱绿色牛蛙养殖首选
龙昌三宝,无抗防治保证舌尖上的安全,人人有责!!!
想要了解更多龙昌胆汁酸,龙昌乐畅桉树精油的请加微信15505417562,期待与您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