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养殖海鲜100%都添加避孕药,可能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浪漫小子    时间: 2011-3-9 15:39
标题: 养殖海鲜100%都添加避孕药,可能吗?
本帖最后由 浪漫小子 于 2011-3-17 10:12 编辑

养殖海鲜100%都添加避孕药,可能吗?

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内容如下:


海鲜老板爆内幕:养殖海鲜100%都添加避孕药(图)
水产前沿网
年后朋友聚会,席间有一海水养殖老板,他透露如今养殖的海鲜百分之百的都添加激素,天呢,在我们烟台这个地方,无论大大小小的聚会,海鲜都是主力菜啊!一般的一桌10个菜,7,8个菜是生猛海鲜!原

来我们在慢性自杀啊!据他透露,在海水养殖过程中添加抗生素,早已成为被默认的“行规”。原来我们逃也逃不掉!除非不吃。


    添加抗生素是逼不得已
    现在污水排放造成海域污染,只要有部分鱼生病,一死一大片,肯定血本无归,没办法只能添加抗生素,通常是在鱼食里添加少量的抗生素,严重的就直接向海水里投入抗生素。所以水产都有抗生素!否则就赔钱。忽然想起浙江大学教授肖永红的一句话:我国每年生产约20万吨抗生素,大概“人一半,动物一半”。
    市场需求巨大
    海边的人都离不开海鲜,特别是遇到节日,走亲访友或回老家海鲜是必不可少的礼品,即使价格昂贵但仍然供不应求,有市场就有人养殖,水域就那么多,所以造成养殖密度过大,染病概率就大大提高,为了赚钱只能采用效果最直接的方式:添加抗生素!最常见的就是大蒜素。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通常投入的抗生素超过正常用量。
    相应的监管机制严重缺乏
    据该老板介绍,当面在我国谁也不管,没人管!没有专门的部门管鱼病。只知道过年过节海鲜缺乏的时候媒体频频曝光,老百姓也抱怨,于是养殖老板只能大胆的去发挥。
    养殖老板从来不吃自己养的海鲜
    这个现象好像在各个行业都有,特别是食品有关的行业,敢大胆让自己的家人朋友吃自己公司生产的产品的好像不多,更让我瞠目的是竟然经常给海鲜添加避孕药!好多时候不是为了治病,而是防病!这一防就是要防整个成长周期!可怜的鱼儿们要吃多少激素呀,怪不得现在的海鲜越来越没有海鲜味了呢!(Liutongsheng)



请大家出来澄清一下,海水养殖品种都用了哪些药物,让我们提升海水养殖业的可行度!

罗非鱼育苗曾经用过甲基睾丸酮,但不是避孕药 用于提高雄性率!没有别的意图!

请大家出来澄清一下,网上太多失实的报道了,作为一个水产人,应该站出来说说


总结:

1。水产品有用抗生素的可能,但绝对没有用避孕药!

2.用甲基睾丸酮曾经用于罗非鱼鱼苗,是男人的春药,也可以治疗女性妇科病(如月经过多)

3.部分海鲜档口保存的海鲜,可能存在甲醛。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3-9 20:02
本帖最后由 thinkpad 于 2011-3-13 01:01 编辑
罗非鱼用了避孕药,用于提高雄性率!

罗非鱼是用甲基睾丸酮,不是避孕药吧!
抗生素,北方的海水工厂化养殖中,确实用得多。去年,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陈毅德在一次会议上就指出,现在鲆鲽产业最大的问题是:药太多,水不足。药,主要是抗生素;水,主要是地下水。工厂化养殖要抽取大量的地下水资源,给当地的环境造成很大问题。
至于养殖中用激素?这我真是孤陋寡闻了
作者: 海宝    时间: 2011-3-10 20:20
上次都说过啦,大蒜素不是抗生素!网上那些人一点常识都没有……
罗非成鱼养殖阶段不使用任何激素,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性激素会对罗非生长有促进作用,因为罗非的生长速度几乎是所有鱼里面最快的。况且出口的罗非都会经过严格的药物测试,测出任何性激素都会导致退柜。
作者: 海宝    时间: 2011-3-10 20:30
最近翻看了一遍《水产前沿》的旧文章,好像是叫什么“罗非鱼困顿中前行”什么的,里面有个不学无术的被采访嘉宾说:“吉富的人工转性只是把母鱼绝育……”显然他不了解,XY♂和XX♂的同时存在。
罗非鱼是非常容易变性的物种,看如何去诱导,杂交诱导、温度诱导、还是激素诱导?变性以后依然具有正常的生殖功能,否则YY鱼如何制造出来呢?某些物种还会自然变性呢,比如黄鳝。
作者: 海宝    时间: 2011-3-10 20:33
可以说大部分海鲜都不可能使用性激素,但抗生素就不好说了。但是有一样可以肯定的,四大家鱼使用抗生素的更多,特别是草鱼。何况立体养殖的猪屎本身就是一大抗生素来源。
作者: 水中乐    时间: 2011-3-10 22:11
水产这个行业还真是多灾多难。
三聚氰胺事件、小龙虾事件……
现在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些发布这些信息的大众媒体是否该为自己的言行负点责任呢?!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3-10 22:45
本帖最后由 thinkpad 于 2011-3-10 22:48 编辑

三聚氰胺不关水产的事,那是牛奶行业的,当然还有饲料行业
水产的问题也确实不少,但很多被夸大了。
去年参加中国渔药大会,其中有个说法,说中国的渔药产业是个负资产的产业:这个产业创造的利益,远远不够弥补其所带来的问题。
我仔细想了下,要这么算,那现在兽药、农药都有这样一笔债吧!珠三角、长三角的化工厂也有这样一笔债吧!
没这些东西,我们产不了那么多的农产品,很多人都会饿死。
没有这几十年,牺牲环境换来的发展,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快成为世界第二。
取舍之间,如何定对错?
作者: 天涯游虾    时间: 2011-3-11 09:22
海鲜喂食避孕药纯属谣言。
1.泥鳅:2005年4月,有网友质疑泥鳅在饲养时,喂避孕药加快生长迅速。理由是市场上的泥鳅肚大,用手一拉就会断。
辟谣:作为黄鳝的“表亲”,泥鳅也具性逆转特性,雄性体大。喂避孕药得不偿失。
2.罗非鱼:2007年8月,广西南宁市民反映市场上罗非鱼个头肥大,价钱每斤才2元,怀疑大多用避孕药催肥。
辟谣:当地水产专家对此解释说,采用杂交养殖罗非鱼技术后,能减少罗非鱼生殖耗能,使雄性罗非鱼长得又大又快,并不是避孕药功效能达到的。
3.虾:2008年10月,海南有消费者传言对虾含有避孕药残留,吃了会影响小孩健康等。受连累的还有基尾虾等。
辟谣:当地政府随即通过媒体公开对虾的养殖全过程,解开消费者“心病”。
4.甲鱼:2007年12月,武汉某媒体报道,个头大甲鱼是吃避孕药甲基睾丸酮长大的,许多孕妇不再喝甲鱼汤。
辟谣:当地水产专家驳斥:首先甲基睾丸酮在我国禁销多年;其次甲基睾丸酮价格很高,如喂食,甲鱼会高出市价5倍以上。
5.大闸蟹:2010年9月,网络上传肥美的大闸蟹,都是用避孕药喂大的。
辟谣: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武回应说不可能。因为一个网围光投药就要上百斤,避孕药1mg就要十几元,成本非常高;况且蟹很敏感,根本承受不了服药。
由此可见在某种情况下还需辟谣,这次的海鲜喂食避孕药更可能是有人虚构的......
作者: 养虾人    时间: 2011-3-11 09:59
用抗生素是有点,属于国家允许范围内的,避孕药不可能,激素也没有。
作者: 海宝    时间: 2011-3-11 13:47
本帖最后由 海宝 于 2011-3-11 13:48 编辑

回复 9# 养虾人


    所谓避孕药,应该指的是雌激素,这与睾酮一样,应该不可能使用在大多数水产里面的,因为根本就没有促生长和防病病的效果,甚至会导致物产提早性成熟。而且成本非常高昂,完全没有经济价值,普通养殖户也不懂使用。

至于抗生素嘛,可以说被滥用的情况非常严重,可以用恶劣来形容。抗生素只能用来对付敏感细菌,但大量的所谓技术员都鼓吹定期使用抗生素,所谓“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谬论横行。

还有就是国家禁药,由于禁药允许使用在观赏鱼上,所以一般渔药店都会建议养殖户使用,其中孔雀石绿的滥用依然非常严重,大家吃多宝鱼就小心点吧。

至于大蒜素嘛,懒得说,哥每天都吃大蒜,还没死!
作者: 浪漫小子    时间: 2011-3-11 16:16
总结:

1。水产品有用抗生素的可能,但绝对没有用避孕药!

2.用甲基睾丸酮曾经用于罗非鱼鱼苗,是男人的春药,也可以治疗女性妇科病(如月经过多)

3.部分海鲜档口保存的海鲜,可能存在甲醛。
作者: 泷川    时间: 2011-3-11 16:41
本帖最后由 thinkpad 于 2011-3-29 17:53 编辑

听说黄鳝也使用避孕药催肥,但是黄鳝能够性逆转,幼龄全是雌性,经过性逆转,三年后变为雄性。雄性体大,雌性体小,而避孕药所含为雌激素,用避孕药催肥,从生物学角度讲是站不住脚的,因为黄鳝要变成雄性才更肥大。请知情人事来说说。
作者: wuyanzhong    时间: 2011-3-11 17:09
全部添加那是不可能的啦,部分养殖品种会有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3-12 00:10
本帖最后由 thinkpad 于 2011-3-29 17:51 编辑

我在网上查了下,关于避孕药的成分:所有的避孕药主要成分都离不开两种物质:雌激素和孕激素。这两种激素在化学结构上属于"甾体化合物"或"固醇类化合物"。

而罗非鱼用的甲基睾丸酮是雄性激素,与避孕药一点关系没有,且仅用于育苗阶段,这在美国也是可以的。

但育苗过程中用激素的情况,可能会被外界误读误传!
作者: tvrgdta    时间: 2011-3-13 12:45
我觉得中国现在可能真有网特,奶粉我不知道,许多人在网上造谣,说养黄鳝加避孕药,我养了十几年黄鳝,卖了十几年药,没见谁用避孕药的。
作者: 浪漫小子    时间: 2011-3-16 14:52
1998年人工网箱养鳝技术刚起步的时候,湖北、江西有些养殖户,在黄鳝快怀卵时,为了给黄鳝“避孕”(网箱内不适宜怀卵),使用过避孕药。“但是效果适得其反,不仅没避孕成功,还造成黄鳝大量死亡。”
作者: 白自在    时间: 2011-3-29 16:56
中国人容易相信谣言。
这次“盐慌”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少说也从事水产10多年了,我包括身边认识的同行没有用激素,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适当使用抗生素。
海鲜100%避孕药,纯属谣言!
造谣的应该枪毙掉!
07年媒体描述香蕉的“巴拿马病毒”是,称“吃香蕉致癌”害死多少蕉农,我见到蕉农听到蕉字就哭的。
谣言并不好玩,会害死很多无辜的人,还惨整个行业。
作者: 珠江所小廖    时间: 2011-4-5 19:16
回复 1# 浪漫小子


    养殖海鲜,要用避孕药,那是行业外人士的无知。相比其他鸡猪,水产动物还是非常的健康绿色的。
作者: 潜伏    时间: 2011-6-11 10:18
学习了,
平时我喜欢吃黄鳝和田鸡。这几年这几样菜都不敢吃了,因为有“药”;
小时候爱吃鸡蛋,长大了也不敢吃了,鸡蛋是人工的;
猪肉也不能吃了,因为一头猪生长周期只有5个月。也因“药”食变;
近来吃海水鱼,看了某报道,海水鱼是用药泡大的。。。。
我们不是人啊!是超人!超人!
作者: 刘阿逗    时间: 2011-12-30 18:12
还是教我们水产品加工的段王爷说的好,现在一些记者胡说八道,根本不懂,乱发文章。为了博取大众眼球和报刊利益,自己奖金,完全没有明白食品工业。纯粹的胡说八道,误导大众
作者: 千岛湖渔业1982    时间: 2012-3-10 08:32
公众多些怀疑总是好事,可以使大家越来越规范。“史上最神秘的部门“”有关部门“监管部 到 位才会有这么多事发生,但是造谣者真的该拉出去枪毙,哈哈
作者: iphone    时间: 2012-3-10 09:40
回复 1# 浪漫小子

现在的食品安全情况确实不容乐观,民众如惊弓之鸟,政府的可信度=0,凡事都往坏处想。

这个事情也告诉我们,流通环节存在非常大的问题:因为水产相当部分是活鱼运输,为了保住这些鱼,为了不失重,这帮人什么都敢干,什么药都敢下,一旦出问题,整个行业都要被牵扯进去。
作者: 僅乗芐偲淰    时间: 2012-5-30 01:21
我是做鱼的,但我不喜欢吃鱼,不是说鱼掺了什么东西,有些为了利润可能会,但绝不是全部
作者: 张鱼    时间: 2012-5-30 22:53
如果认为食鱼虾不安全,那你就专食猪鸡鸭吧,真是无知!
作者: 迂月    时间: 2012-6-6 11:28
对这样的传言我感到十分愤怒。我们一直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何况避孕药对养虾毫无用途。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