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年6月水产前沿声音

[复制链接]

125

主题

6

听众

355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31
精华
11
经验
355 点
金币
306 元
注册时间
2010-6-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1:25:18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珊瑚海 于 2010-6-12 11:35 编辑

声音
    “我们完全有可能将目前对虾饲料配方的鱼粉用量降低2/3。”
    ——麦康森院士最近指出,南美白对虾饲料配方中鱼粉的用量高达25-32%。而根据用不同鱼粉含量的饲料饲养南美白对虾的实验数据分析,鱼粉最高用量32.5%与最低用量11%,从虾的产量到大小都没有多大的区别,饵料系数也非常接近(最高用量的1.07,最低的1.01),但是从饲养当年下来,最低鱼粉用量的每亩利润反而更高了。

    “当饲料厂降低300元配方成本的时候,养殖户的效益往往要降500元!”
    ——在鱼粉高企的时期,调整饲料配方、降低成本的呼声一时很高,但有关人士指出,大幅度调整配方降低成本或得不偿失。

    “很多人都说有全雄黄颡鱼苗,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管他们是用什么办法搞的,只要雄性率有80%以上,我都谢天谢地——就怕这都达不到。”
    ——某养殖户直白地表示他对全雄黄颡鱼鱼苗的看法。
    “哎,今年对虾(养殖)好惨啊!”
    ——吴川某对虾养殖场老板向笔者大吐苦水,目前为止,他的虾塘还没有成功放下一塘虾苗。今年开春以来,海南、湛江吴川雷州等地对虾养殖情况十分糟糕,虾苗下塘往往不到一个月就发病排塘,排塘率在70-80%以上。据悉,有些养殖户甚至投苗5次还不成功。

关键词
   天气
    5月底,华南各种淡水鱼、对虾出苗量少,放苗成活率低,饲料自然也用得少。无论苗场、养殖户还是饲料厂大都认为是今年天气不好惹的祸。但鱼虾亲本质量下降、水环境恶化也是重要的因素。
   “蒜”你狠
    最近,蒜头、绿豆、辣椒等价格同比猛涨数倍甚至几十倍,人们不由感慨道“蒜”你狠、“豆”你玩!据媒体报道,这些品种产地集中、产量较小、方便储运、需求稳定,暴涨的背后,有大量的投机资本与专业团队参与炒作,这些操作手法与早前游资炒作普洱茶大同小异。在水产领域,前些年海南、粤东的蛙,近年来珠三角的生鱼、加州鲈、海鲈,某些区域市场的草鱼也曾传出被人操纵控盘的声音。农产品流通领域,水很深啊!
   合作联社
    最近,江苏省成立了两个水产合作联社——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与兴化市苏兴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联社。合作联社吸收区域内的水产专业合作社,实现了规模优势,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了议价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或将成为合作社新的发展趋势。

数字         20万吨
    业内人士认为,按目前全国加州鲈产量算,预计其潜在饲料市场需求量可达15-20万吨,佛山地区也最少在10万吨左右,而目前生鱼对饲料的年需求量也只有8万多吨。尽管加州鲈饲料推广依然步履维艰,但市场空间不容小视。
   16亿元
    4月30日,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首次公开发行)申请获证监会审核通过。据招股说明书介绍,国联拟发行8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25%。按发行价18元/股计算,董事长李忠约占上市公司37%的股份,个人财富将超过16亿元,陈汉、李国通身家超10亿元。


编者的话

谁在裸泳?

    在这个转型的混乱时期,混水摸鱼者众,没有专业能力与资源靠忽悠或也能活得不错,但潮水终将退去
    中国经济高调复苏,但上半年中国水产业之走势,却出乎很多人意料。
    首当其冲的是种苗业。2009年,真是白对虾苗大场们难得的好时光,今年初,大家都还忙着换新车、算奖金,一代苗市场的火爆让大家信心满满,准备今年再大捞一票,如今却是一言难尽:前期进口的亲虾大量死亡,又或孵不出苗来,后又遭遇恶劣天气卖不出去,或者客户大面积排塘。到了5月份,苗种需求井喷,生产又跟不上。
    罗非苗大场更糟,去年就在煎熬,今年感觉还没卖什么苗,旺季就过去了。而且由于天气与病害的原因,部分场的补苗量大大增加。更头疼的是,面对山寨场的低价走量,大家似乎没有太多的办法。
    不少养殖者也很失望:去年白对虾价格不错,今年很多人都早早放了苗,结果天气又是“XX年一遇”,排塘率居高不下。罗非鱼价格前期一直不好,养殖者与加工厂掰起了手腕,现在价格是涨了,但投苗量似乎下降了不少,行业正以一种双输的方式达成平衡。还有生鱼、金鲳,投入很大,利润很少,据说今年很多人都不玩了,转养黄骨或者别的更赚钱的鱼去了。
苦恼的还有中小饲料厂。面对站在14000元/吨之巅的鱼粉,很多采购现货的饲料厂在高档水产料市场卖一吨亏一吨的强撑着,好在今年旺季往后推了近1个月,但接下来呢?
    渔药行业更“杯具”,几百号大佬花大价钱买了GMP、国标药的门票,进场后才发现这个VIP房间太小,外面的水产微生物制品等市场似乎更火爆,而且政府也没将场子清理干净,一大帮子打着非药品旗号的企业很方便就可混进来白吃白喝。更要命的是,那些恐龙级的饲料企业集团也看上这块小领地,他们虽然还在观望试水,一旦杀将过来,估计大家只能啃草了。为了一个更可靠的未来,大佬们除了血拼,都开始找路。于是,今年上半年培训、直营、连锁、结盟成了潮流。
    中国的水产业据说是世界的奇迹,因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我们将最优质的水产品出口到西方发达国家,这些被宠惯了的大爷们,最近又在一些媒体上鼓噪,说中国的罗非鱼还是太贵了,还有下降空间,建议国际买家持币待购。他们可谓精明之极,因为中国的加工厂这两年扩张得利害,为了生存,为了消化产能,为了留住工人,在国际市场上互相大打出手,不计成本地压价抢单,回头又在国内压低塘头收购价。现在大问题来了:加工厂接单价越来越低,而从最新一轮的投苗情况估算,今年罗非鱼产量将会走低,出鱼高峰将会更晚,届时竞价收鱼的场景或将重现。
    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能立足的根本是因为具有某种资源或专业能力,能满足其客户需求、帮助客户成功,靠创造价值,而不是靠挤压其它环节、企业的利润。我们当下面临的这些困境,解决之道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能否获得这样的资源与能力。显然,不少优秀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付诸行动。
    如果我们再观察细致一点,就会发现,当前的中国水产业一如中国绝大部分产业,大家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又希望在前。在这个转型的混乱时期,混水摸鱼者众,没有专业能力与资源靠忽悠或也能活得不错,但潮水终将退去,那时候,你还光着屁股,就只能自取其辱了。
海鸟跟鱼相爱了~~

25

主题

23

听众

1707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6
精华
1
经验
1707 点
金币
4287 元
注册时间
2011-9-2
沙发
发表于 2012-2-18 17:55:52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总结得很不错。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