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海参育苗终生寄养之处,其饮食、排泄、成长、游戏及休息均在同一空间,水质的好坏和水生动物成长与存亡息息相关,所谓“活水养活鱼,养鱼先养水”。
在大海中,空间宽广,海参稀少,且有多种动植物及微生物同时共存,形成良好的生态平衡系统,水质永保清新。相反的,海参在集约式保苗池中,养殖密度高,每天投饵量多,排泄物更是惊人,水中生态不平衡,无法将大量残留饵料及排泄物分解,而且倒池也要隔一段时间才能进行,造成病原菌、病毒菌滋生,再加上养殖户普遍使用药物或抗生素,致使海参成长缓慢,体质下降,甚至大量死亡。为维护池水品质,各育苗厂会采用不同方法维护水质的清新与稳定。笔者通过对公司合作的育苗厂的走访,并结合自已的实践经验,总结几条,以供参考。
1、严把水源关
注意做到进水不受污染,刚涨上潮的水不进,大雨过后的水不进。因为上潮水内含有冲上岸边的污染物,大雨过后的水,水里各项指标变化太大,还有可能含有有毒物质。
2、适当换水或流水
这里要注意不管做什么要讲求个适当。大家都知道,换水是海参育苗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新稳定的最常用方法,换水量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适量。如果水源不好,或是盐度、水温等各项指标与池内水差别过大,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使情况发生恶化。这时的流水反而比换水好,幼苗有个适应时间,不至于出现应激反应。
3、参苗密度不宜过大
密度大,投饵料多,排泄物也多,水质污染也快。
4、饵料问题。
俗话说,“病从口入”实际上,参苗的发病,有很多是在饵料投喂过程中引起的。要注意饵料是否变质,是否带有寄生虫,是否已经含有病菌的。
5、及时倒池
当通过换水或是流水解决不了问题时就要考虑倒池,一般情况温度高时倒池间隔在五天左右。不同阶段时间会有所调整,但原则是要求水质未变质前。
6、水质净化剂类的合理有针对性的使用
有时为了保证水质清新,适当选择,合理运用水质改良剂也是允许的,但不能迷信这类东西,因为育苗期这类产品仅能做为辅助用品,不能成为专门用品。因为各种水质改良剂类不外乎有这几类:净化类的,一般含重金属离子较多。增氧类的,用多了ph值增加。活菌类的,也就是说的微生态,厂家水平不一,载体也不尽相同,用多了第一进入池内夺氧,如果厂家产品载体使用不当,在水中腐烂,反而加快坏水时间。还有解毒类的,一般是酸性的,用多了ph下降,不但起不到解毒作用,反而会引起不良反应,无疑下了一场酸雨。精心选择好的产品,适量合理使用为原则。
总之,水质的清新稳定关系育苗的成败,只有通过人为合理化操作管理,才能保持水质稳定,创造良好的水质,营造一个参苗成长的有利环境,为保苗的成功多一份有利保障。
转自:网友水产疾病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