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203|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好文章:养虾稳是第一

  [复制链接]

119

主题

11

听众

1388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9-25 14:24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帖子
    737
    精华
    4
    经验
    1388 点
    金币
    852 元
    注册时间
    2010-7-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16:31: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文/广西龙门港海尚虾苗场  林瑞强
          
    养虾有风险,但过去与现在的风险不一样,过去的风险是技术不成熟造成的,现在的风险大多是缺乏理智造成的,是过于随意或大胆造成的。如果能够从实际出发,把稳放在第一位,顺应季节,顺应虾塘条件,顺应自己的技术水平,选择优质虾苗,就会有效降低风险少走弯路。


    一、养虾要顺应季节
    南美白对虾是热带虾类,喜热怕冷,温度高生长快病害少,温度低生长慢病害多。藻类也是喜热怕冷,温度高水质好调理,温度低水质难调理。只要掌握这些特点,顺应这些特点,做到早造虾掌握在清明后放苗,晚造放苗不要超过白露,养殖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另外南美白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在盐度逐渐降低的条件下,不但生长快,而且很少发病。如果盐度长期不变或盐度越来越高,不但生长慢,而且很容易生病。我们南方的雨季与高温基本一致,非常适宜养殖南美白对虾,但是每个地方下雨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地方每年的雨季也可能提前或推后,只有考虑到这些因素,稳妥安排放苗时间,防止随意或急躁,就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清明前放苗虽然也有人成功,在高盐度下养殖虽然也有人养得好,但这需要较好的设施条件,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什么时候放苗,每亩放多少,计划养几造,也是技术、经验、资金等多因素的考量,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不要盲目跟风,要量力而行。
    二、养虾要顺应虾塘条件
       顺应虾塘条件就是看塘养虾。虾塘条件好,每亩可以放一代虾苗4万尾以上,甚至8-10万尾。虾塘条件不好,只能放1-3万尾。虾塘条件好是指面积2-6亩,水深1.2m以上,能够排干晒塘,无明显渗漏,沙泥底质,增氧机每2亩配备1.5千瓦以上。
    放苗密度主要取决于水的深度及增氧机数量。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增氧机配备不足,每个虾塘几乎都存在增氧机水流覆盖不到的地方,造成这些地方底泥搅动不到,溶解氧不足,加上虾塘原来是碱酸田或红树林,含有较多硫化物,一旦天气变化就会泛底产生硫化氢,硫化氢是剧毒物质,凡是塘底变黑或塘边水泥扶坡变黑都是硫化氢曾经存在的标志,硫化氢具有致死浓度低、时间快、不易发觉、难以救治等特点,长期低溶解氧及硫化氢的存在是引发虾病的根源,所以配足增氧机是预防虾病的最好措施。
    另外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含硫化物(铁锈水)的底质,不是简单地靠进排水浸泡就能解决的,如果遇到东风或低气压,硫化物也会随地气上升冒出来,所以要有针对性做好预防,即在养殖前期(放苗50天内)坚持做到勤解毒,多开增氧机,定期使用光合细菌,这样硫化氢的危害就会大大降低。
    总之虾塘条件非常重要,不但决定养殖密度和产量,而且决定成败。底质太差的虾塘一定要改造,或者搞水泥扶坡搞塑料膜铺底,或者用坡泥或山泥铺底,钙镁磷或经过生物发酵的有机肥或颗粒复合肥也有压底作用,养殖前期定期使用光合细菌或把藻类育得浓一些效果也不错,即改造虾塘钱多有钱多的办法,钱少有钱少的办法。塘养虾,人养塘,虾塘的改造投入是不会亏本的,如果坚持每年投入一点,养殖风险肯定会降低。
      三、养虾要选择优质虾苗
       优质虾苗是养殖成功的基础,是最关键的环节,如果买到优质虾苗等于成功了一半。一分钱一分货。由于优质虾苗与普通虾苗的种虾来源不同,投喂饵料的质量不同,精心管理的程度不同,所以价格相差较大。
    养虾有两样东西不能省,一是虾苗,二是电费。购买虾苗是一件很伤脑筋的事,因为是不是高温苗,淡化速度是否规范,是否滥用抗生素等等很难辨别。但是既然虾苗有优劣,那么肯定会有分辨的方法,只要掌握了分辨的方法,只要多走几个苗场,细心观察比较,是完全可以辨别的。
    方法一:看体表。优质虾苗都是大小均匀,体表干净,肢体完整,肌肉饱满透明,胃肠充满食物、无断节,肝脏黄褐色,离水弹跳,逆游能力强。
    方法二:看活力。随机取出若干尾虾苗,放在拧干的湿毛巾包埋10分钟,然后放回原育苗水体中,观察存活情况,全部存活为优质,存活率越低质量越差。
    方法三:上层苗与池底苗相比较。即在同一池虾苗取最上层的与底层的作比较,如果上层苗与池底苗体表活力都一样,没有明显差异的是优质苗,如果差异明显,上层苗有空胃,肠内食物有断节,有白浊、奇型、红体的,就是劣质苗。因为虾苗孵化与大塘养殖其原理是一样的,即健康的虾都是在底层,不健康的虾都是在上层。
    虾苗决定成败,购买虾苗是大事,不要轻易委托别人,不要怕麻烦,要改变过去一天搞妥的轻率做法,要提前几天到多个苗场走一走,比较一下,不怕不知货,最怕货比货。
    四、养虾要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
       养虾不能蛮干,要靠技术,技术主要体现在弄懂原理,遇到问题能够准确判断,应对措施及时有效。每个人的养虾技术水平是不一样的,大约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养虾高手。能够控制水质,预防虾病,能够根据每天巡塘、测水、天气以及日前措施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判断水质状况和未来1—2天的发展趋势,能够驾驭养虾局面。
    第二类是经验丰富但底气不足。虽然养虾多年,在一些环节有独到的见解,但知识面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一般问题能够解决,但对新问题缺乏运用常识、原理、经验进行分析及变通的能力,经验与侥幸常常交织在一起,年年养虾年年不轻松。
    第三类是跟风的借力的。别人怎么养他也怎么养,认为养虾知识太多太复杂,怎么学也学不过人家,干脆与第一、二类的人搞好关系,跟着学跟着养反而省心省力,效果也比自己摸索要好。这一类的人数最多。
    现在之所以存在养虾的成功率不高,表面上看是第二第三类的人居多,但根源是受到第一类人的影响,是一些高手自持技术水平高,容易头脑发热,好出奇招,或者放苗不按季节,或者密度太高,或者超越了虾塘条件等等,偏离了养虾实际所造成的。
    养虾技术性强,学无止境,高手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只能说明过去。养虾很难做到年年成功,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养殖模式,高手也经常被各种新问题搞得焦头烂额,也经常犯顾此失彼或疏忽遗忘的低级错误,加上这几年养虾发展非常快,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即使是高手如果不继续学习,固守老一套,也会落伍过时。
    总之,由于每个人的技术水平不一样,所以养虾必须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例如虾塘条件,放苗密度,养殖面积等等,做到适度可控,能管多少养多少,有多大本事做多大事业。


    119

    主题

    11

    听众

    1388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9-25 14:24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帖子
    737
    精华
    4
    经验
    1388 点
    金币
    852 元
    注册时间
    2010-7-12
    沙发
    发表于 2012-7-31 16:31:50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当前养虾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水质底质管理方面把握不够准确,措施缺乏针对性,效果不理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改变思维方式,即养虾需要优良的水质和底质,而水质底质一方面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二方面每个虾塘的水质底质都不相同,再就是平时管理工作如何也直接对水质底质产生影响,只有将这些因素逐一排查,才能准确判断,应对措施才能及时有效。
    养虾技术的学习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增强三种意识,力戒三种倾向:
    一是增强成功意识,力戒片面倾向。
    即想问题作决策,不能只顾眼前不能只讲实用,要考虑到是否安全,是否会产生副作用,是否影响到将来养殖成功。
    例如虾苗投放之后,如果每天抽一些海水确实虾大得快,水色也好看,节省调水费用,但容易得病。有的人喜欢浅水放苗,确实40cm水深放苗比深水放苗要长得快,因为水浅水温高溶解氧充足浮游动物丰富,但昼夜温差大水质不稳定也容易出问题。又例如蓝藻会造成pH值很高(超过9.4,甚至超过9.6),造成白天和晚上溶解氧相差很大,容易造成养殖失败,但很多时候失败倒不是蓝藻危害造成的,而是我们心急造成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现在处理蓝藻大多是采取用菌抑制的办法,这个办法没有副作用,即首先使用EM菌降低pH值,改变蓝藻的生长环境,然后用芽孢杆菌原粉抑制,第二天或隔天再重复使用一次,一般情况都会见效,但是一些养殖户非常恐惧蓝藻,看见蓝藻就头痛,恨不得马上杀绝,觉得用菌抑制的办法见效慢,又担心蓝藻会进一步发展,于是就用硫酸铜或络合铜杀,虽然蓝藻没有了,看见很舒服,但十天八天之后虾也出问题了,实践证明:凡是放苗30天内用重金属杀蓝藻结果都是排塘。
    其实养虾水体都是混合藻,蓝藻在常见的绿色水体中是经常存在的,只要蓝藻不占优势,未有造成pH值很高(即平时pH值9.0,突然升到9.3以上),是不碍事的,即使造成pH值升高了,即使用菌抑制不住,养虾也可以成功,但一定要多开增氧机。
    蓝藻是放苗30天内的特有现象,如果超过30天,虾大了搅水能力强了,加上增氧机昼夜启动,蓝藻是长不起来的。蓝藻也是藻,也是水色当中的一种,凡水色总是要变化的,不可能长期维持。还有的人习惯用人的感觉来对待养虾,人感觉舒服认为虾也舒服,例如看见用小水泵加水就认为太慢,与水龙头差不多,感觉这么小的出水与这么大的虾塘很不协调,比不上用大水泵干脆利落,但效果正好是相反的。
    二是增强危机意识,力戒自满倾向。
    这两年养虾发展如同进入快车道,发展非常快,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即使天天学习也感到跟不上,也感到很吃力,如果不学习肯定落伍倒退,肯定找不回原来的位置。
    例如过去调水只是知道施肥追肥,认为养虾就是养水,只要水色好水质稳定就万事大吉了。后来发展到调水也要改底,认识到底质与水质同等重要,认识到水质与底质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现在又进一步发展到调水不但要改底也要解毒,认识到任何不良的水质底质都与重金属,硫化物等等有害物质有关,认识到在调水改底之前是否进行解毒其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过去调水只是施肥追肥,现在是把解毒、改底、调水、促进虾生长集于一体同时进行,即把有机酸、多维、氨基酸、离子钙、益生菌同时泼洒,不但降解有害物质缓解应激,而且促进藻类及对虾生长,同时又能改善底质,效果显著,得到养殖户的普遍认可。
    又例如过去在壮体方面只知道单一地添加营养品,现在发展到把多维、益生菌及护肝排毒的中草药一起泼洒,等于营养、肠道、护肝三方面都得到兼顾,不但虾色肝脏好看,而且活力好抗病力强。
    三是增强稳的意识,力戒冒进倾向。
    养虾是我们养殖户的生计,是家庭一年的希望。一人养虾,全家愁心,所有亲戚也跟着关注,必须慎之又慎。创新要以成功为基础,要以资金宽松为前提,要以技术经验为条件,先试验后推进,先小面积后大面积,始终要坚持把稳放在第一位。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

    主题

    25

    听众

    6889

    积分

    五级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749
    精华
    25
    经验
    6889 点
    金币
    544 元
    注册时间
    2010-6-8

    社区QQ达人

    板凳
    发表于 2012-7-31 17:07:34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最近连续看了林老师几篇登在水产前沿的文章,受益匪浅。
    江湖水蔓延  水产的天下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听众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
    精华
    0
    经验
    2 点
    金币
    23 元
    注册时间
    2012-7-25

    社区QQ达人

    4
    发表于 2012-7-31 21:20:05 |只看该作者
    {:soso_e100:}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3

    听众

    141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84
    精华
    1
    经验
    141 点
    金币
    389 元
    注册时间
    2011-9-22
    5
    发表于 2012-7-31 22:35:09 |只看该作者
    水产前沿里看到过了,不知道(即把有机酸、多维、氨基酸、离子钙、益生菌同时泼洒)会不会有冲突,很多时候就拌料用好多种,不懂药理怕冲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听众

    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41
    精华
    0
    经验
    41 点
    金币
    210 元
    注册时间
    2011-9-18

    社区QQ达人

    6
    发表于 2012-8-1 21:25:20 |只看该作者
    多维和乳酸钙会起剧烈反应,不宜一起拌料
    积累经验,积累财富,我们还年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8

    听众

    166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9-5 08:08
  • 签到天数: 147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帖子
    1609
    精华
    0
    经验
    1666 点
    金币
    14505 元
    注册时间
    2010-7-21
    7
    发表于 2012-8-2 09:07:06 |只看该作者
    总结的不错的,养虾确实需要学习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3

    听众

    138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25
    精华
    0
    经验
    138 点
    金币
    263 元
    注册时间
    2012-6-20

    社区QQ达人

    8
    发表于 2012-8-2 09:51:44 |只看该作者
    {:soso_e129:}
    江阴江达,http://www.jiangdacn.com/,厂家生产供应 水产养殖增氧设备,包括曝气管、渗水管、污水处理管、罗茨风机、给水用PVC—U管、PVC法兰、弯头、直接、三通、球阀,诚招各地经销商、代理商。18651028112,小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0

    听众

    190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57
    精华
    0
    经验
    190 点
    金币
    948 元
    注册时间
    2012-6-4

    社区QQ达人

    9
    发表于 2012-8-2 12:14:52 |只看该作者
    {:soso_e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10

    听众

    1355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492
    精华
    4
    经验
    1355 点
    金币
    2975 元
    注册时间
    2011-8-26
    10
    发表于 2012-8-10 18:52:41 |只看该作者
    果然是高手——不用理我,纯粹赚分!
    始源于海,新轻则上,沉沦为积,情动乃雨,浪荡为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4

    听众

    375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13
    精华
    2
    经验
    375 点
    金币
    776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7
    11
    发表于 2012-8-10 21:28:25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长知识了,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

    听众

    4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 TA的每日心情
    绝对不打你
    2019-7-23 14:4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36
    精华
    0
    经验
    41 点
    金币
    160 元
    注册时间
    2012-10-22
    12
    发表于 2012-11-1 23:33:00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分享,多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5
    精华
    0
    经验
    35 点
    金币
    49 元
    注册时间
    2012-10-20

    社区QQ达人

    13
    发表于 2012-11-2 14:38:59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文章,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听众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4
    精华
    0
    经验
    4 点
    金币
    34 元
    注册时间
    2013-5-9
    14
    发表于 2013-7-13 21:20:27 |只看该作者
    拜读一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听众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12-25 10:4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10
    精华
    0
    经验
    10 点
    金币
    100 元
    注册时间
    2013-10-1
    15
    发表于 2013-10-5 13:14:28 |只看该作者
    感謝發這好文 讓大家學習
    小弟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8210    

    0

    主题

    9

    听众

    78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78
    精华
    0
    经验
    78 点
    金币
    105 元
    注册时间
    2013-10-2
    16
    发表于 2014-2-4 22:27:50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文章,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听众

    66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11-24 21:21
  • 签到天数: 65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55
    精华
    0
    经验
    66 点
    金币
    709 元
    注册时间
    2013-4-18

    社区QQ达人

    17
    发表于 2014-2-17 10:27:26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文章,不错。虽然没有具体操作,很值得我们改变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听众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3-2 21:4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7
    精华
    0
    经验
    7 点
    金币
    53 元
    注册时间
    2013-1-31

    社区QQ达人

    18
    发表于 2014-2-23 22:36:3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听众

    118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10-10 21:00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帖子
    116
    精华
    0
    经验
    118 点
    金币
    255 元
    注册时间
    2014-9-28
    19
    发表于 2014-10-5 13:05:16 |只看该作者
    好,真心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