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种水产] 造艇狂人张五一遥控潜艇捞海参(图)

[复制链接]

33

主题

5

听众

158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8-10 08:0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53
    精华
    0
    经验
    158 点
    金币
    1100 元
    注册时间
    2011-7-28

    荣誉贵宾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13:54: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3-4-5 15:02 编辑

     昨天上午,沉寂近一年的黄陂武湖街长江堤内再次迎来媒体聚焦。在近十家媒体面前,去年曾因造潜艇出名的张五一,演示了他的新作机器人潜艇。

      一年前,张五一和武汉立球船厂合作,租用了对方闲置厂,作为潜艇生产车间。

      和上次演示会相比,张五一的潜艇工厂比以前更像样:有了蓝色大棚式的厂房,不用露天作业。厂房内,展放着各种不同样式的潜艇,一种用来下海捞海参的潜艇,猛看上去更像个张牙舞爪的蟑螂,只是它的手臂上装了一圈圈的电缆,直接和一个操纵杆相连;另外一艘潜艇底部则装了个履带,张五一说,这是水陆两栖海底船,能潜水,也能从水底开到岸上去。

      看到众多怪潜艇,记者们围着张五一问个不停。张五一说,严格来说,它们不叫潜艇,签合同都是按水下捕捞船卖。

      多年来媒体的报道,已让张五一认识到新闻宣传的力量,并能娴熟回答任何问题。有一位女记者问:“张总,您认为自己是发明家,还是企业家?”张五一笑着说:“别人当初看我造潜艇,认为我疯了板,瞎吹。我在他们眼里,就是个吹牛家。”一席幽默的回答,惹来众人大笑。

      在迎风招展的彩旗下,强劲有力的音乐伴奏中,张五一拿了张讲话稿上台致辞。这位只有初中文化,自称从低层一路成长的武汉人说“这是头一次(念讲话稿)。”

      在讲话中,张五一感谢那些支持他搞创造的朋友,还有烟台下了定金的养殖户。念完讲稿,张五一再次幽默道:“是朋友的,鼓掌!”

      操控机械臂,捞起池底参

      吊车司机启动吊臂,缓缓钩起用于演示的机器人潜艇。与常规潜艇不一样,它的四周装有四只“脚”。张五一介绍,四只“脚”是液压杆,通过电缆联接到岸上的操作手柄,在水底,借助浮力的支撑,液压杆一伸一缩,可让潜艇在水底行走。

      打捞海参也是借助装在潜艇顶端的另一根液压杆,该杆的前端装了水底摄像头,还有海底灯;杆身上绑有一根拳头粗的中空塑料管,操作人员通过摄像头发现水底海参,将杆子推过去,然后开动与塑料管相联的泵机,吸入海水,海参就跟着进了的塑料管,落入网箱。

      机器人潜艇吊装入水后,并未下沉。张五一进入水池边的操作间,宣布捕捞开始。

      水池边一位工作人员端着脸盆,摸出一条条海参,丢进了近两米深的池子。

      张五一控制水下机器人,靠的是二十个大小不一的开关或手柄。为了不搞混各个手柄的功能,每个开关旁还有字条标明了用途。朝着丢海参的方向,张五一启动气阀开关,机器人潜艇接连冒出水泡,沉到池底。他通过视频查看水底影像,并遥控液压杆。不到半分钟,他就发现第一只海参,随即开动一个手柄,却不见水下机器人行动。张五一挠挠头,“太急了,程序忘记了。”

      很快,张五一想起了操作,推上液压杆,跟进海参,开动泵机,海参一下顺着水流进入了塑料管。

      为造潜艇背两百万元债

      演示完捞海参,张五一在他的办公室与本报记者独处时,神色凝重地向记者袒露心迹:“你不知道我压力有多大?两百多万元的债务在身上,有人说我是骗子。我要是骗了钱拿去花天酒地,那就是真骗子。”

      何苦还要造潜艇?张五一苦笑着说:“一帮人跟着我,不能就这样放弃。”工厂有两班人倒班,张五一是两班都连着上,没日没夜地干。

      张五一透露,从生产有人驾驶的潜艇,转型到生产水下机器人潜艇,实际是为了规避政策风险。去年5月媒体披露他造潜艇之后,相关管理部门很快找上门来,要他立即停止生产,“人在水底出了事,谁也负不起责。”张五一最初手里已经有几张订单,当他向客户说,等他搞出无人潜艇,就可以交货后,客户也只好作罢。



      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遇到不懂查百度,跑到前进四路请教卖控制器的业内专家,需要设备就网上查。张五一说:“我的水下机器人,实际上就是个‘拼盘’,一点都不复杂。潜艇一百年前就造出来了,现在就是加个机械液压臂,捞水底的东西。”

      困难也有,因为没一家企业做过。张五一买来的设备还要做水下试验,其中摄像头的密封圈都改造好几次。经过近一年的反复试验,张五一最终造出了水下机器人潜艇,并能够捞海参。下月,他的首台水下机器人将卖到烟台一家海产品养殖基地。

      目前,在国内没有明确的水下机器捕捞设备的法规。在正式法规出台之前,张五一的水下机器探索之路,还会一直走下去。文/记者龚平 图/记者何晓刚 王翮

      张五一在操作水下机器人潜艇捞海参。
    我是海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