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看官,今天笔者怀着沉重的心情写下这篇文章,无他,只为唤起诸位心中的共鸣。 新中国成立至今,历经六十余载,不可否认,国家愈发富强,民生愈发殷实,当然,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滋生出许多问题。 记得儿时,家里条件不好,一家三口住在小小的简易房里,父亲在井队上班,效益好的时候,发了工资,留下生活费,总是为我购买市面上新出现的儿童产品,我知道那是一个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羡慕别的孩子拥有的……那时候天还是蓝的,水也是绿的,鸡鸭是没有禽流感的,猪肉是可以放心吃的,最重要的是没有“三氯、萌牛”奶粉来祸害我们的下一代。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收入高了,吃到我们嘴里的东西却让人难以放心了,此时水产品则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以泥鳅为例,十几年前泥鳅什么价?“白菜价”!现在呢?批发四十元每公斤的“天价”!
但是,泥鳅的“天价”也有其道理所在:水产品是人类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水产品的消费比重上升是大势所趋,而号称“水中人参”的泥鳅无疑是最佳选择。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单位质量所含的蛋白质高于一般鱼类,符合现代营养学要求,同时还有一定的药用食疗功效。 泥鳅的价值被公众认识只是造就“天价泥鳅”的一部分原因,而关键却在泥鳅产业乃至水产行业刮起了一场“不正之风”,这场“浩劫”的始作俑者则是以“炒种”为业的炒种公司,他们低价收购野生泥鳅苗种,高价抛售,甚至冒充人工苗种,赚取黑心钱,坑害广大养殖户。同时,从各地收购的野生泥鳅苗种可能会带有不同的病原体,很容易交叉感染,并且泥鳅运输途中需加冰块,这也造成野生苗处于长期应激状态,综合上述因素造成养殖致病率死亡率过高,因而泥鳅的产量难以达到正常水平,市场的供求关系则促使泥鳅的价格节节攀升。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讲究的是共赢的持续发展,而炒种户的做法无疑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诱导本可健康发展的黄金产业走向歧路。而将这一切拨乱反正的最佳途径就是使用真正被驯化的泥鳅人工苗种,笔者最近收看的CCTV2套《生财有道》的《泥鳅驯化的财富传奇》节目所倡导的泥鳅“自繁自养”的理念,也许能给这个产业带来些许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