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生命延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就泥鳅养殖行业而言,泥鳅饵料的摄入种类及其成本直接影响着泥鳅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对食物的要求并不挑剔,水中的泥沙、腐殖质、有机碎屑等都可以成为它的食物。摄食的饵料生物种类有硅藻类、绿藻类、蓝藻类、裸藻类、黄藻类、原生动物类、枝角类、桡足类和轮虫等。 泥鳅处于寸片到二寸片阶段时(3~5厘米),喜食腐殖质,其次是小型甲克动物、昆虫等,胃肠食物团中,泥沙和腐殖质的重量比例高达70%左右,生物饵料的重量只占30%。而全长在5~8厘米的泥鳅喜食水中浮游动物、丝蚯蚓等,偶尔也食藻类、有机碎屑和水槽的嫩叶与芽。当泥鳅长到8~10厘米时,食性偏杂,主食大型浮游动物、碎屑、藻类和高等水生植物的根、茎、叶、种子,也食部分微生物。生活在不同水体的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泥鳅,其食物有所不同,但通过食物组成可以认定泥鳅时偏动物食性的杂食性鱼类,主食昆虫幼虫、小型甲壳动物、藻类及高等植物。 环境中食物的易得性及喜好性是影响泥鳅食物组成的重要原因。 自然界中泥鳅喜食动物型活饵料主要是因为活饵料易感知而且适口性好。通过观察发现,泥鳅摄食水生昆虫时并不是主动向目标移动,而是当昆虫游至泥鳅触须感知的范围内激起水波,泥鳅感知后,才突然前冲,将昆虫吞入口中。因而泥鳅的摄食方式是半主动摄食。此外,通过对泥鳅食物组成的分析表明,其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在动植物饵料缺乏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摄食有机碎屑和活性淤泥来维持能量供应。可以认为,泥鳅不仅能适应水质恶劣的环境,而且还可以摄食多种饵料维持生长及各种生命活动。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以利用施肥培养生物饵料来喂养幼鳅,培育成鳅可投喂螺蛳、蚯蚓、蚕蛹粉、河蚌肉及畜禽内脏等肉食类饲料,并搭配一定比例价格较低廉的植物饲料,如米糠、麸皮、豆渣、三等面粉及老菜叶、弃置的瓜果类等。泥鳅与其他非肉食性鱼类混养,还可以吞食鱼类的粪便、残渣剩饵,泥鳅也常被称为池塘中的清洁工。 泥鳅无论是摄食天然饲料,还是摄食人工饲料,都表现出对动物性饲料有明显的喜食性。泥鳅的食性杂,食物来源极其广泛丰富,泥鳅养殖的利润空间巨大。泥鳅养殖最大的成本就是饲料和苗种,而苗种问题也可以通过“自繁自养”模式得到较好解决,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做泥鳅养殖可以得到十分可观的收益。同时,也希望能与各位在泥鳅养殖方面相互交流学习,感谢诸位对《蓝海春谈泥鳅养殖系列》的关注,欢迎各位来函交流,联系方式详见个人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