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1318
- 积分
- 968
- 主题
- 55
- 帖子
- 547
- 精华
- 16
- 经验
- 968 点
- 金币
- 4043 元
- 注册时间
- 2011-2-14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547
- 精华
- 16
- 经验
- 968 点
- 金币
- 4043 元
- 注册时间
- 2011-2-14
|
近日(2011年10月)在海南陵水新村港鱼排采样发现,养殖的多种石斑鱼苗出现长时间持续的慢性死亡,而且网箱幸存鱼苗食欲减退,反应呆滞,趴边沉底的日益增多,已造成大量损失,因近期同时暴发有口腔鱼虱幼体寄生导致的红疮或台风大雨后的轻度烂身,养殖户按往常经验治疗鱼虱病或烂身药浴,效果很有限。
解剖主要症状为脾脏肿大(无白色结节),色淡,而肾脏特别是后肾肿大明显,绝大多可见肾有白色结节状物,而肝脏约有一半的鱼可见明显的白点结节,胆囊有充溢深绿色胆汁的,但大部分鱼胆汁色淡,最显著的特征为肠道扩张,肠壁变薄,肠内充满白色泥浆状物,前肠最明显,严重的如白面粉灌的香肠,空胃。
该白色泥浆状物与常见的白便又有明显的不同。
取胆汁或肠道白色泥浆状物镜检,可见极大量椭圆形胞囊,每个胞囊含两个对称孢子,每个孢子外侧有两个很小的极囊,极囊可弹射出极丝。对照张剑英老先生的《鱼类寄生虫与寄生虫病》未发现相似的种类,但从形态看应属于粘孢子虫类。在胆囊也常与角形虫同时寄生,但比角形虫大数十倍。
今年初在该港区从龙胆和珍珠龙胆上也分离到两例,当时两例病鱼肝肾上都出现白点,而从内脏分离的是哈维氏弧菌(从现场症状看很像巴斯德杆菌病,还纳闷分离的怎么会是哈维氏),但在肠的组织切片上发现大量球状孢子,肝肾上有不明大小不等的胞囊,当时还认为是角形虫的一种特殊形态(都为粘孢子虫类),并未引起重视。
至于肝脏和肾脏上形成的白色胞囊,年初的病例切片为细菌,如果弧菌为继发感染(肠壁中孢子脱落应该可导致细菌感染),但哈维氏很少可引起结节症状,这次从肝肾也分离到很优势的菌落,至于这次内脏结节是不是跟孢子有关还要做研究。
想不到半年时间该孢子虫引起如此广泛的寄生和严重的危害,近日从龙胆、珍珠龙胆、老虎斑和今年才开始养的新品种钻石龙胆上都检测到(东星斑好像没有),对珍珠龙胆危害最重(该品种养殖量最大),从肠道的胞囊数量看,都怀疑整个港区水体到处都是这种孢子虫,应该可以通过水体经肠道传播。
已建议养殖户用盐酸氯苯胍、盐酸左旋咪唑或地克珠利拌料投喂,对不进食的鱼还不知道有啥好办法。
今天(30号)查了一下资料,这虫形态看和日本在河豚碘泡虫消瘦病一种肠道粘孢子虫Leptotheca fugu 极为相似,至少为同一属的。 |
-
A珍珠龙胆压缩01.jpg
(88.01 KB, 下载次数: 145)
-
H.JPG
(900.93 KB, 下载次数: 140)
-
h1.JPG
(684.9 KB, 下载次数: 250)
-
H2-1.JPG
(603.47 KB, 下载次数: 161)
-
H2-2.JPG
(842.03 KB, 下载次数: 147)
-
H2压缩01.jpg
(111.18 KB, 下载次数: 151)
-
IMG_6396.JPG
(679.18 KB, 下载次数: 164)
-
IMG_7014.JPG
(922.77 KB, 下载次数: 151)
-
IMG_9787.JPG
(768.35 KB, 下载次数: 133)
-
肠道切片2压缩01.jpg
(122.85 KB, 下载次数: 129)
-
肠道中的孢子.jpg
(81.69 KB, 下载次数: 134)
-
胆囊中的孢子01.jpg
(62.57 KB, 下载次数: 153)
-
钻石龙胆.JPG
(646.55 KB, 下载次数: 134)
-
总评分: 金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