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8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闸蟹的十大特性解析

[复制链接]

1

主题

3

听众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
精华
0
经验
3 点
金币
35 元
注册时间
2012-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8 16:26: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syusuke 于 2012-8-10 09:01 编辑

  一、无色的血液
  大闸蟹的血液及血液循环不同于高等动物,其血液组成仅由淋巴和吞噬细胞组成,吞噬细胞即变形虫状的白血球,而血青素则溶解在淋巴内,所以阳澄湖大闸蟹的血液是无色的,它的血液循环是闭管式循环系统。
  二、呼吸与泡沫
  上海大闸蟹用鳃呼吸。在水中,水流经过鳃腔,冲洗着北京大闸蟹的鳃片,也起着呼吸作用。但当北京阳澄湖大闸蟹暂时离开水以后,仍然依靠着鳃腔里储存的水分进行呼吸,此时,空气进入鳃腔,和剩余水份混合一起,喷出来的时候就形成了许多泡沫,由于不断呼吸,泡沫也愈积愈多,同时,泡沫在空气中又不断破灭,发出淅沥淅沥的声音。
  三、“横行霸道”的作风
  大闸蟹的身体结构决定了它的横行特征。这是因为河蟹头胸部的宽度大于长度,两侧步足的关节只能向下弯,爬行时, 常用一侧步足的指尖抓住地面,再由另一侧步足在地面上直伸起来,推送身体向一侧移动。因为它全身披甲和横向斜行,一遇侵害,常会竖起两只大螯,夹住东西死死不放,故给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横行霸道”的坏印象。
  四、“无肠公子”的雅号
  其实大闸蟹是有肠的,只是在甲壳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已经达到比较高级的阶段,它的头部和胸部连在一起成为身躯的主体,叫做头胸部。由于经常爬行水底的缘故,步足特别发达,而与其相关的腹部和游泳用的腹肢也就随之萎缩,成一薄片,卷贴在头胸部之下,以减少爬行时之拖累,所以人们就误以为螃蟹没有腹部及肠子了。
  五、变色的铠甲
  鲁迅的作品中曾称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了不起的“勇士”。 确实,大闸蟹全身披甲,一遇侵害就威武地举起两个大螯,奋起战斗。不愧为具有铠甲的斗士。大闸蟹的铠甲颜色会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主要是它甲壳下面真皮层中的色素细胞在起作用,各种色素细胞吸收和反射光线的波长不同,就会显示出各种颜色出来,这也是生物一种适应环境和保护自己的本领。大闸蟹煮熟时变成红色,是因为甲壳中的色素主要是虾红素的缘故。
  六、贪食、好斗、打洞的天性
  大闸蟹最喜欢吃死鱼、烂虾、腐败的动物尸体,螺、蚌、蠕虫、昆虫及其幼虫。大闸蟹消化能力很强,食量也很大,饱食后多余的养料贮藏于肝脏中即所谓“蟹黄”。大闸蟹残忍好斗,常因抢穴、夺食而引起互相厮斗,往往也残害同类,受了伤的、附肢严重残缺的大闸蟹或刚脱了壳后新壳尚未坚硬的“软壳蟹”,都会遭受同类的争食。尤其是在大闸蟹交配产卵场所,为了争夺一只,会有数只雄蟹凶猛格斗,经久不息。大闸蟹昼伏夜出,呈穴居生活,蟹穴一般位于高低水位线之间,其洞穴迂回绕道,有的长达数米,因此大闸蟹常靠一对强有力的螯足掘穴,将土块掘起合抱于额运出洞外。
  七、断肢自切与再生
  大闸蟹在互相厮斗或遭遇强大敌害被咬住附肢时,它有一种十分巧妙的逃逸本领,这好比下棋时的“丢卒保车”,它能自动切断受机械损伤或强烈刺激的任何一只步足,丢掉那只步足而迅速逃命。河蟹善于利用这种自动切除机体受损部分, 以防御敌害的本领,在生物学上称“自切”。数天后,在断落肢体的地方,就会长出一个半球形的疣状物,进一步延长成棒状,并迂回弯曲,这是大闸蟹的“再生”功能。
  八、西风晌、蟹脚痒
  大闸蟹是一种洄游性动物,每年“霜降”前后,淡水中生活的大闸蟹性腺发育成熟,便开始了由淡水向河口半咸水的生殖洄游。这是大闸蟹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每当秋季来临,寒风刺骨,淡水湖泊水温下降,性腺成熟的大闸蟹即顺着水流由湖、库、池塘向江河移动,再由江河向河口浅海远征。“西(秋)风响,蟹脚痒”之谚语就是这么来的。
  九、九月团脐十月尖
  每逢中秋,人们历来都有持螯品酒、对菊赏月之习惯。在选食上市大闸蟹时,应根据上市季节的早迟,选择性别不同的大闸蟹。在长江下游地区,一般在农历9月份,雌蟹进入生长成熟阶段,而雄蟹则要延迟到10月份,只有这时的螃蟹才会肉味鲜美,蟹黄饱满。因此,群众谚语“九月团脐十月尖”或“九雌十雄”是有科学道理的。
  十、短暂的一生
  大闸蟹的一生只有一个生殖周期,它的生殖一结束,也即是它生命的终止。因此大闸蟹的寿命与它性成熟有关,当年成熟的大闸蟹,一般在12月至次年3月生殖交配,3—5月抱卵蟹繁殖孵化,到了6—7月份大闸蟹即大量死亡了,因此,多数大闸蟹的寿命只有两周岁。少数第二、第三年成熟的大闸蟹,第三、四年死亡。

30

主题

6

听众

469

积分

荣誉版主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403
精华
0
经验
469 点
金币
1940 元
注册时间
2012-3-2

版主 社区QQ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2-6-8 16:58:07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横行霸道”的作风

        螃蟹的第一蟹脚内有一个平衡囊,其内有几颗用于定向的小磁粒,好比一只只“指南针”。亿万年以前,蟹的祖先就靠这种“指南针”前爬后退,行走自如。后来,地球磁极的移动使地球的磁场发生了多次的倒转,螃蟹平衡囊内的小磁粒也随之变化,失去了定向作用。为了适应环境、减少麻烦,螃蟹不得不采取折衷的解决办法——来个既不向前,也不向后,干脆横行了。嘿嘿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本站会员  发表于 2012-8-9 22:31:20
杂志招聘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