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玉。 于 2012-10-11 10:26 编辑
中国水产企业家高峰论坛
10月2日下午2点,我校水产学院办学40周年庆典活动之中国水产企业家高峰论坛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正大集团武汉区总经理谭华祥、深圳澳华农牧集团董事周海勋、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集团人力资源部副经理朱小东、华扬动保集团董事长张金林应邀做客本次论坛。水产学院党委副书记吴义生、辅导员孙倩茹、黄欣及水产学院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吴义生主持。
文化致远,创新制胜
谭华祥对正大集团90余年历史发展沿革及企业文化进行了介绍,正大集团始终秉持利国、利民、利企业的“三利原则”,集团的宗旨在于“化繁为简、不断创新、快速发展、适应变革、诚信正直”,短短30分钟的时间将正大集团的企业文化刻进同学们的心中。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一种文化的竞争,企业需要一种核心的价值观。企业的本质在于创新,企业的体制与根本需创新,需智造。”谭华祥说道,“以员工为中心,关心客户成长,持续不断地进行产品、薪制、营销和文化创新,这就是我们的管理路线。”
“人才很重要,一个企业的实力如何,重要的不是看领导,而是看最基层的员工的品质。”据他介绍,正大集团对人才实行“三高”政策,即高素质、高待遇、高效益。谭华祥告诉同学们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成就理想。
水产企业人才需求与成长
“人为什么要活着?”报告伊始,周海勋从哲学的角度向大家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每一个人生都是为了追求幸福生活,而幸福的定义又不尽相同,我想幸福的前提是有尊严地活着。”
接着他介绍了中国水产行情,水产饲料产业发展与机遇和水产养殖业面临的挑战及展望。水产健康养殖模式的认识将不断深入,基于“种苗、饲料、动保产品及水体改良剂”三位一体的小产业链驱动运营模式将逐步成长,水产品质意识和技术服务将不断提高。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水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水产精英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辽阔海洋,同时也对水产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提出了对水产企业人才的五点要求,第一,专注的职业心态;第二,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进取精神;第三,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第四,IQ+EQ+SQ的平衡;第五,积极主动、热爱工作。他还告诫在座大学生要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学会感恩、诚信、自律和自信。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
“我们应用双赢的思维与企业一同成长,应抓住当前的机遇,将公司的品牌与个人职业品牌一同发展,努力实现双赢,致力于发现成长中的问题并坚持真我。”朱小东说道。
朱小东阐述了大学期间的职业探索和毕业后的职业认知,通过自我SWOT分析以及成长曲线分析,帮助在座同学认识自己的专业,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和人生的定位。
“大多数人只在意公司的品牌却忽视个人职业品牌,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没有进行内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和身体健康这些要素是不论你职位如何变更都不会被改变的。”他提醒在座学生。
选择与相信——我的创业态度
“该起床了,同学们!都睡了四年了!”张金林振聋发聩的一声喊顿时吸引了全场同学的注意。他从台上走到台下,站在同学们中间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大学期间要学会一项能谋生的手艺,不要等到毕业以后再后悔。”张金林结合自己的大学和创业经历深刻地说道:“人有三大本性,懒惰、自私、贪婪。我们要成功必须跳出舒适圈,因此要不断创新。”
张金林是我校首届十大创业先锋之一,他着重给我们介绍了他的创业史。他告诫在校大学生必须明白所谓的 “打工”是在带薪学习,因为“你还不能为你的东家创造价值”。从最初选择农牧业,到咬着牙坚持下来,他自己总结道:“我们实际一辈子都在创业的路上,必须保持永久创业的心态做企业,企业也许才会永远基业长青。”
“人一辈子总要信点什么,但可怕的是只相信一点‘什么’。”他还明确指出这一点“什么”是金钱。最后,他以一句箴言结束此次报告:选择你所相信的,相信你所选择的,并对你的选择坚信不疑。
此次论坛虽然只持续了两个半小时,但各位企业家们精彩的演讲给在场的同学们上了深刻的一课,企业家的经历、企业家的风采、企业家的成功是同学们学习生活中宝贵的财富,必将随着他们一同成长。
(作者:朱薇 程玉洁 谢彬月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