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8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新品系罗非鱼 成长快30%

[复制链接]

235

主题

4

听众

1323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39
精华
50
经验
1323 点
金币
1309 元
注册时间
2010-5-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09:43: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jeremy 于 2010-8-6 09:54 编辑

□文/图 郑石勤
水产前沿网
    Tilapia有21世纪之鱼的称呼,全球每年生产超过300万吨,台湾也年产8万吨以上。农委会水产试验所淡水繁养殖研究中心引进新品系尼罗吴郭鱼,并成功培育快速成长杂交吴郭鱼,成长速度比现有吴郭鱼快3成。
水产前沿网
Tilapia-世界性的鱼种
    吴郭鱼原产于非洲,原名为非洲口孵鲫鱼,台湾俗称南洋鲫仔、吴郭仔,中国大陆称之为罗非鱼,国际间通称Tilapia。有人将Tilapia称之为21世纪之鱼(Fish of the 21st.century),它也是人类史上第一尾上太空的鱼,据称美国太空总署当年曾就鱼种的选定咨询多位养殖专家,其中一位来自台湾的黄汉津博士即建议美国太空总署选择吴郭鱼。
    Tilapia属于慈鲷科之热带鱼类,为一种广盐性的鱼类,能耐高盐度,在盐度高达35-40% 的海水中和淡水中均能正常生活。全世界共有100 多种,其中曾被人们养殖约有15 种,知名的有尼罗种吴郭鱼(Oreochromis nilotica)、吉利种吴郭鱼(Tilapia zilliiu)及欧利亚种吴郭鱼(Oreochromis aurea) 等。吴郭鱼养殖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因其天然抗病性强,能以谷物、藻类及腐败物为主食,幼鱼存活率高,养殖所需空间小,再加上吴郭鱼成长快,6 个月即可达上市之体型(12-15公分)。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资料显示,2007年全球包含渔捞及养殖Tilapia的总产量为317.5万公吨,其中养殖产量为250.5万吨,以亚洲为主要生产地区,占全球近八成的养殖产量。吴郭鱼养殖种类以尼罗吴郭鱼为主,约占85%。2007年全球总进口量为19.7万公吨,其中北美洲即占92%,乃全球最主要的吴郭鱼进口地区。美国农业部的资料显示,2008年美国吴郭鱼的进口总量为18 万公吨,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分别占66.4%及10.3%。2002年起中国大陆输入至美国的吴郭鱼进口量便超越台湾,并逐年扩大差距,成为台湾鲷的最大竞争国。
    台湾吴郭鱼的生产在1971年即超过1万吨,1976年超越2万吨,1982年跨过5万吨,之后的18年一直在4-5万吨之间徘回,直到2001年突然大幅增产,一举攀上8万吨,并维持这个高峰至今。
引进吴郭鱼 小兵立大功
    台湾最早于1946年由吴振辉及郭启彰从新加坡引进Oreochromis mossambica,俗称南洋鲫仔、黑鲫仔。吴振辉及郭启彰是被日本征调至南洋服役的台湾兵士,1946年日本战败,在新加坡的兵营中等待遣返的前一天,两人悄悄地潜越进入日本人的养殖场捞取数百尾鱼苗。历经几番折腾,辗转回到高雄旗津老家时,只剩13尾。这5雄、8雌的13尾鱼苗就是台湾吴郭鱼的鼻祖。后人为了纪念吴郭两位先生引进的功劳,特别将此鱼取命名吴郭鱼,当初所引进的“莫三鼻克种吴郭鱼”目前已被淘汰。
    尼罗吴郭鱼的引进与福寿鱼的引进是在1965年,当时在日本鹿儿岛大学水产学部水产增殖科就读的留学生游祥平(现为海洋大学教授,我国甲壳类权威学者),安排该校社团(海洋生态研究会)到台湾恒春一带采集标本,并拜访台湾省水产试验所邓火土。晤谈中日本人西源二郎提到日本鹿儿岛指宿市利用温泉养殖热带性尼罗吴郭鱼,台湾亚热带气候应可一试,邓所长立即拜托西源氏及游教授设法将尼罗吴郭鱼引进台湾。后来游祥平教授于1966年7月30日将 32尾尼罗吴郭鱼运回台北,由当时鹿港分所长郭河至机场接手,运往鹿港分所饲养。
    欧利亚吴郭鱼的引进则是在1974年时,水产试验所研究人员廖一久、黄丁郎及曾文阳三人在1974年奉派前往以色列海发市参加第一届国际鸟鱼生物、资源和养殖研讨会,出发前邓所长交给曾文阳一张手谕,交代5项任务,其中有一项任务就是引进优良鱼类新品种。会议结束后曾文阳博士参观吴郭鱼繁殖场时发现有2种吴郭鱼T. aurea及T. galilaea的数量相当可观,特别是T. aurea应该适合台湾养殖。曾博士利用参观访问之便,私下向养殖场场主Saul Shile表示希望能购买或获得赠送欧利亚吴郭鱼苗100尾。结果这100尾欧利亚吴郭鱼按时送到,在廖一久博士安排下成功的带回了台湾。
吴郭鱼的养殖方式
    台湾吴郭鱼产卵期在3-11月之间,盛产期为4-9月,水温20℃以上才会产卵,适温范围在20-30℃。在繁殖鱼苗前一个月,要进行放干池水、毒杀杂鱼、撒布石灰、曝晒池底等步骤。接着注水10-20公分,每坪投放鸡粪0.5-1公斤,任其干涸。放种鱼前一周注水30公分,待水中动植物浮游生物滋生后加水至0.5公尺左右,就可以按3:1雌雄比放养种鱼,每公顷1.2-2万尾,繁殖期间水深维持在1米以内,以方便鱼苗捕捞作业及避免影响种鱼产卵。如果产卵环境适当,放养种鱼2-3周后可在岸边水面看见仔鱼群,此时就可捞捕出售。仔鱼养成池以0.5公顷以内、水深0.5公尺左右为宜,以方便饲管、投料及捕捞作业。0.8-1公分的仔鱼,每0.1公顷放7-10万尾,经3-4周可达2公分的放养体型。
    目前台湾养殖吴郭鱼分为鱼苗直接养成及养殖中型鱼再分养并以人工选取雄鱼养成二种,养殖方法主要分为半集约式及集约式。半集约式大多利用灌溉池养殖吴郭鱼,同时少量放草、鲢鱼及鲤鱼做为控制水质生态之用。半集约式养殖吴郭鱼通常在每年4月起投放60-150克的幼鱼,密度3万尾/公顷,采用机械自动投料。饲养6-10个月,体重达0.8-1.5公斤时多次间捕出售。此法在北部桃园地区较多,收成量约20-30吨/公顷。
    现今集约式养殖吴郭鱼的过成可分三阶段:1.仔鱼培育,尾重0.1克饲养1个月可达1克出售。2.鱼苗培养,购入1克苗饲养1个月至20克出售。3.养成,投放20克重鱼苗饲养至0.6公斤捕捞上市。台湾集约式养成阶段放养密度每公顷平均4万尾左右,收成量每公顷二十多吨。
早熟及多产的特性
    刘富光主任说,虽然吴郭鱼的成长快、体型大,但公母不分直接去养会有问题。因为吴郭鱼具有早熟及多产的特性。由仔鱼开始饲养,约四个月左右即可达性成熟,如果公母混养在一起的话,会自然产卵并授精。每尾母鱼一年可以生产3-4次,每次产卵500-1500粒,这样养殖一年后,会产生一个鱼池里的吴郭鱼三代同堂,甚至四代同堂的现象。鱼群密布会有破坏池底环境的情况,而且会抢食饲料,导致部份鱼摄食不足而停止生长。雌鱼摄取的营养要用来孕卵,孵化期间不摄食又耗费体力,所以成长较慢、体型较小。公母混养会有70%达不到上市体型,降低经济效益,间接增加养殖成本。吴郭鱼雄鱼成长比雌鱼快一倍,体型也比雌鱼大三分之二以上,平均0.97-2.65倍,因此,必须采用全雄性养殖。
    早期可能因为尼罗吴郭鱼种的纯度不足,只有少数民间的吴郭鱼繁殖业者能够培育单雄性鱼。在单雄型吴郭鱼还没有大量繁殖推广之前,为了避免雌鱼产卵的麻烦,业者是利用雌雄生殖器突起的差别,以人工方式,逐只挑选雄鱼。
泰国引进尼罗吴郭鱼新品系
    台湾吴郭鱼的繁养殖研究是在农委会水产试验所淡水渔业繁养殖研究中心,一个由四位育种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负责。研究团队成员有刘富光主任及研究员陈荣华、张涌泉、张格铨。刘富光主任接受访问时表示,吴郭鱼是世界性鱼种,不论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产量都非常多,市场也很庞大,是FAO大力推广的养殖鱼种之一。吴郭鱼的品种有很多,最具有养殖经济价值的是尼罗吴郭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及欧利亚吴郭鱼(Oreochromis aureus),该研究中心也拥有这两个品种,尼罗吴郭鱼是1966年自日本引进,欧利亚吴郭鱼则是1974年引进。这些珍贵的鱼种都饲养在2005年完成的国家水产种原库的种原保育馆里,由四位鱼类育种及养殖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做育种的研究及保存管理。
    尼罗吴郭鱼是最具有商业价值的吴郭鱼品种,其体型最大,该中心里头的尼罗吴郭鱼虽然品种保存良好,但时间一久就会出现近亲交配的品种衰退现象。刘主任指出这是遗传问题,世界各国的繁殖场以及鱼种都会发生这种现象。台湾过去多年来的吴郭鱼育种都局限于自身仅有的品种,不论是民间繁殖场或是水试所,鱼种退化现象无可避免。因此,该研究中心透过管道,在2002年从泰国引进一批新的尼罗吴郭鱼(命名为N2品系)。
    刘主任继续指出,泰国提供的尼罗吴郭鱼质量并不整齐,有的好有的差,引进之后经过所里研究团队仔细选育,把好的挑出来,坏的淘汰掉。期间并以粒腺体DNA鉴定技术来分析台湾吴郭鱼品系,提供选种以及育种上正确的科学依据。事实上,1966年自日本引进的尼罗种也不是最好的,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实力,有育种的基础,把好的品种建立起来。据了解,在国外也有一个品种(GIFT)号称成长快二三成,该品系是经国八个国家的鱼种、七个研究所、十多个研究人员经十年才育成,由此可见,要育成一个好的品种并不容易。
新品系成长快三成
    吴郭鱼研究团队之一的研究员陈荣华指出淡水鱼研究中心保存的尼罗吴郭鱼种鱼约有一千多尾,这些第一次自日本引进尼罗吴郭鱼(命名为N1品系),经过长期的饲养后,这个品种已经有退化现象,退化现象的表现有体型变小、成长速度变慢、养殖的时间拉长。
    为了改良品种,淡水繁养殖研究中心用2002年引进并经多次选育的尼罗吴郭鱼(N2品系)与该中心内保存的第一批尼罗吴郭鱼(N1品系)进行配种试验,除了在品系内做自交以外,两批尼罗鱼也和1974年引进的欧利亚吴郭鱼(A品系)做种间杂交,这些种内与种间的杂交分别产生六种杂交子代。经过该所研究团队一年的试养结果显示,六种子代之中的N2×A同时具有成长快及100%全雄性的优点,值得推广到民间饲养。N2×A的364天养殖试验测得平均每日增重2.3克,比民间的N1×A的1.6克还要快约三成。
    在鹿港水试所待了三十年的资深研究员陈荣华说,目前台湾养殖的吴郭鱼要饲养一年三个月左右才能长到一公斤的上市规格,而快速成长新品系大约一年就可达一公斤,比现有提早3-4个月。他继续说,新品系养殖试验是以蛋白质含量23%的尼罗鱼饲料饲喂,如果用35%的饲料生长会更快,十个月左右就可达一公斤体重。这意味着可以减少3-4个月的人力及水电支出,以及这段期间的用药或养殖上的风险,对养殖渔民的帮助非常大。
    这次用保存很好的欧利亚吴郭鱼与新引进的尼罗吴郭鱼杂交,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的全雄性子代。刘主任说这代表鹿港种原库的运作非常好,保存策略也正确,才有百分之百的全雄性子代。民间有业者反应说,本来有百分之九十几的雄性比,近年一直降,有的已经降到只剩百分之七八十了。民间的吴郭鱼种鱼也是鹿港水试所推广出去的,经业者自己选种保存下来,但长期的近亲交配,基因的变异窄化,变异性降低了,成长会变慢,体型也变小,品种已经衰退了。
    陈荣华说国外号称成长快速的Tilapia品种GIFT,是纯尼罗种的Tilapia,并采用荷尔蒙的方式育成全雄性。其实鹿港淡水究中心也有育成纯尼罗种的吴郭鱼,成长比目前欲推广的N2×A品系还快,但因雄性比率偏低,所以没有做为推广的鱼种。据了解,GIFT虽然成长快,但是对疾病抵抗力较差,需要用药物去控制。对温度的适应范围相对比较小,不耐寒,在中国大陆无法越冬,市场接受度受到考验。目前Tilapia的养殖市场主流还是雌尼罗种配雄欧利亚种的杂交子代,其抗病力、越冬能力及成长速度都很好,要养到3-4公斤也都没有问题。
    为了让新吴郭鱼品系育成后,经淡水中心做了一年的养成试验,于去年繁殖出二十三万尾鱼苗,于5月与嘉义县吴郭鱼养殖专业区业者签定合作备忘录,将这批成长快速杂交吴郭鱼苗配售给专业养殖区业者试养。但是很可惜的,这批鱼苗全数因莫拉克台风侵袭而使试养鱼苗全数冲走流失。
    刘主任补充说,2002年引进的新鱼种先做了三年的检查与选种,吴郭鱼要永续发展就是要降低成本,降低成本最快的方法就是缩短时间,饲养时间缩短后很多成本都可以节省下来。吴郭鱼年产8万吨,如果全面改养新品系,初步估计可以间接节省8亿元的养殖成本。
    刘主任最后表示淡水繁养殖中心未来将持续进行该品系的推广计划,继续培育鱼苗配售,未来新品系的推广机会或采用产学合作方式与民间交流,将种鱼推广出去,以扩大新品系养殖数量,期望对台湾吴郭鱼产业有所帮助。
水产前沿网

▲珍贵的吴郭鱼种鱼就蓄养在2005年新建完成的台湾种原保育馆里。

水产前沿网

▲淡水繁殖研究所中心刘富光主任(中)与张素容博士(左)、陈荣华先生

水产前沿网


新单雄性吴郭鱼(N2×A具有全雄性、成长快、体型大、饲料系数低、取肉率高及抗病力强等优点。图为展示鱼,因长期饲养在室内,缺乏阳光照射,体色变淡。

水产前沿网


▲吴郭鱼种鱼池养殖水采用地下水,经严格的消毒杀菌处理,以确保馆内种鱼安全。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水宝宝 + 2 + 5

总评分: 经验 + 2  金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kook    

904

主题

14

听众

5324

积分

五级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6-9 11:01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2049
    精华
    220
    经验
    5324 点
    金币
    1698 元
    注册时间
    2010-6-13

    社区QQ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0-10-8 14:31:27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台湾研发新品种罗非 有望增加外销竞争力 

    本帖最后由 kook 于 2010-10-9 09:53 编辑

      近年台湾不少业者将罗非鱼种苗携至大陆,由于大陆工资低廉,严重影响台湾外销竞争力。农委会水产试验所经过多年研发,培育出快速生长品种的罗非鱼,生长期可比一般罗非鱼缩短3到4个月,希望降低台湾业者生产成本,预估1年可为台湾罗非鱼产业多增加新台币8亿元产值。  

          罗非鱼虽然是普遍且便宜的养殖鱼类,但如何将罗非鱼养成肥美且又不浪费饲料,却是一门大学问。农委会水试所经过三代研究人员的努力,培育出比目前市面成长速度快30%的新品种;也就是说,一般养殖罗非鱼要花费1年又3到4个月的时间,才可以达到上市体型1公斤,但新品种只要1年就可以达到门坎,除减少饲养成本,也增加台湾的外销竞争力。  

          水试所助理研究员陈荣华说:「台湾的业者把这些种苗带到大陆去,大陆变成第一大出口地,本来第一大出口地是台湾,最主要市场在日本、美国和欧盟,以前都是台湾的市场。因为大陆成本比台湾低很多,尤其是人力成本差别很大,但我们人力成本没办法降,只好从品种着力。」  

         为避免台湾辛苦研发的罗非鱼品种再外流,水试所也有把关机制,例如目前贩卖给业者的鱼苗都是子代,至于再生的子代就不具生长快速的特性,没有商业价值。水试所希望藉由控制种鱼外流,维系台湾的罗非鱼产业。(中国鳗鱼网)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1

    听众

    3833

    积分

    禁止发言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1-25 02:1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771
    精华
    9
    经验
    3833 点
    金币
    5411 元
    注册时间
    2010-6-7

    荣誉贵宾 社区QQ达人

    板凳
    发表于 2010-11-26 17:05:06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这个品种好像已经到大陆来了
    爱生活,爱水产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ook    

    904

    主题

    14

    听众

    5324

    积分

    五级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6-9 11:01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2049
    精华
    220
    经验
    5324 点
    金币
    1698 元
    注册时间
    2010-6-13

    社区QQ达人

    4
    发表于 2010-12-2 12:00:22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现在哪家有生产呢?养殖效果是不是真的那么厉害?不过光快不够啊,还得不得病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1

    听众

    3833

    积分

    禁止发言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1-25 02:1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771
    精华
    9
    经验
    3833 点
    金币
    5411 元
    注册时间
    2010-6-7

    荣誉贵宾 社区QQ达人

    5
    发表于 2010-12-6 23:27:43 |只看该作者
    这家公司应该来大陆发展,大家如有兴趣可与我们联系
    爱生活,爱水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

    听众

    466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91
    精华
    2
    经验
    466 点
    金币
    474 元
    注册时间
    2011-2-25

    版主

    6
    发表于 2011-4-26 10:39:50 |只看该作者
    这些新品种,有兴趣的可以来试试,毕竟台湾技术还是挺有保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