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80
- UID
- 227
- 积分
- 2126
- 主题
- 359
- 帖子
- 750
- 精华
- 127
- 经验
- 2126 点
- 金币
- 5296 元
- 注册时间
- 2010-7-8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4-8-11 10:02 |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 帖子
- 750
- 精华
- 127
- 经验
- 2126 点
- 金币
- 5296 元
- 注册时间
- 2010-7-8
|
每到秋天,养殖河蟹进入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同时也进入极易死亡的阶段。若不注意加强管理 ,有可能因河蟹成批死亡造成重大损失。怎样预防河蟹秋季死亡呢?这要从下述三个方面着手:
(一)防自然死亡:俗话说:”西风起,蟹脚痒”,每年9-11月,都有一批生长了两年的河蟹由”黄蟹”脱壳变成”绿蟹”,性腺成熟,步入生命的最后时期。凡是”脚痒”的河蟹,因性腺成熟,体内渗透压升高,已经不能适应淡水低渗透压环境,这种蟹必然要逃逸去寻找新的环境,最终大部分会自然死亡。对这些河蟹应及时抓捕出售,避免因自然死亡而失去经济价值。
(二)防消化不良死亡:入秋后,昼夜温差大,气压、水温的变化也随之加大,河蟹的食欲会发生变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死亡。这就是平时所说的”胀死”,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全部死亡。防治办法有:改良水质,定期用石灰水消毒;食物中定时加抗菌素和生长素、不喂或少喂植物性饵料;投食要做到定时、定量。水温下降时要相应减少投饵量。
(三)防”感冒”死亡:秋季,白天黑夜温度变化大,水温差别也大,有时甚至相差10℃,河蟹很不适应,容易“感冒”,并引发呼吸困难而死亡。预防办法是:注意调节水位,防止水温剧变;注入新水时温差不可大于3℃;水面要多长些水葫芦、水花生等覆盖植物,但覆盖面积不能大于水面的1/2;天气变化时要加深水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