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阳澄湖大闸蟹长毛病三治

[复制链接]

12

主题

3

听众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2
精华
0
经验
24 点
金币
91 元
注册时间
2013-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3 10:54: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大闸蟹"长毛"病三治在养殖大闸蟹的过程中,有时会在头胸甲和腹肢等部位长出毛状物,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大闸蟹"长毛",主要是由于大闸蟹体表寄生水霉菌,丝状藻,固着类纤毛虫所致,治疗的关键是辨明病因,对症下药.
  
  水霉病
  
  水霉菌菌丝呈灰白色棉絮状,可使大闸蟹身上产生毛状物.发病原因:蟹池水质过肥,不清新,注水量少及蟹体受到机械损伤等.防治方法:
  
  (1)大闸蟹池用生石灰清塘可减少此病发生.带水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20~150公斤;大闸蟹苗种入池前用浓度为2%~5%的氯化钠溶液药浴8~10分钟,可有效杀灭细菌和寄生虫.
  
  (2)大闸蟹种入池操作过程中要尽量仔细,以防蟹体受伤,在以后的生产中避免在水温15℃以下的条件下处理养殖大闸蟹,以免冻伤或擦伤.
  
  (3)发病时,每亩池塘用二溴海因(有效含量10%)200克,化水全池均匀泼洒,连用2~3天.
  
  丝状藻病
  
  丝状藻附着在大闸蟹体表,使大闸蟹体表着生较长的绿色丝绒毛,绒毛弯曲无规律.发病原因与水质过肥,pH值小于7,池中生青苔等有关.防治方法: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15公斤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提高池水pH值,并用青苔素200克,拌土全池撒施,8小时后换掉部分池水.
  
  固着类纤毛虫病聚缩虫,累枝虫等寄生或附着在河蟹的背壳,步足以及鳃上,会形成绒毛状.发病原因:由于大闸蟹池水质过肥或长期不换水所致.防治方法:每亩水面1米水深用500克纤虫净等杀虫剂加水全池泼洒  
  
www.wulumuqidazhaxie.co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