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闸蟹养殖池水体浑浊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复制链接]

4

主题

3

听众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
精华
0
经验
9 点
金币
48 元
注册时间
2013-4-11

社区QQ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13:56: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个优良的环境对于大闸蟹在生长过程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尤其的大闸蟹养殖池塘的环境,譬如很重要的一个环境条件:水质。大闸蟹养殖池经常会出现浑浊水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藻类和水草的生长及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也会造成池塘溶氧偏低及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超标,严重阻碍了大闸蟹的正常蜕壳生长。导致蟹池水浑浊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分析下导致蟹池水体浑浊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天气变化大或浮游动物暴发性繁殖。气温不稳定,浮游藻类死亡,造成池水缺氧。浮游动物暴发性繁殖,大量摄食藻类,细菌大量繁殖,导致池水浑浊,且呈乳白色。

  处理方法:换水5-10cm,以部分外源水替换池内原浑浊水,全池泼洒解毒素,3—5天后用肥水膏+氨基酸培藻液进行水色培育,在短时间内将藻类培养起来。

2、清塘不彻底。池内野杂鱼较多,如泥鳅、鲫鱼等,易引起池水浑浊。

  处理方法:避开青虾、大闸蟹脱壳期,用茶籽饼再次清塘,清除池中野杂鱼等,3天后用解毒素解毒,后用生物肥加有益菌培育水质。

3、大闸蟹存塘量大且饵料投喂不足或饵料中所含营养物质达不到大闸蟹营养生长需求。造成大闸蟹提前觅食,活动量增加,导致水体发浑。

  处理方法:早期要加强大闸蟹饵料投喂(不喂的要喂,少喂的多喂),必须多投喂些高蛋白饲料,如小鱼、小虾、全价饲料等,同时在饵料中添加VC、免疫多糖等,以满足大闸蟹生长的营养需求。

4、前期水位较浅。大闸蟹活动空间较小,活动频繁,导致水质发浑。

  处理方法:进水10cm左右以增加池水水深,同时用生态肥水膏、氨基酸肥水藻源等进行水色培育,交替使用光合细菌、EM等活性菌培养藻类,降低水体透明度。

5、清塘药物残留,池水中硫酸铜等重金属离子超标,易引起池中水生动物应激,活动量增加,导致池水浑浊。

  处理方法:用解毒素全池泼洒,降解水中毒性,第2天再用VC全池泼洒,减少动物应激。

6、大闸蟹放养密度大或放养模式不合理。苗种放养后,随着气温与水温的不断上升,大闸蟹摄食生长,个体不断增大,存塘量过多,大闸蟹活动频繁,导致水体发浑。

  处理方法:制定一个合理的放养计划和科学的搭配比例。一般锦溪镇以青虾放养20-25Kg/亩,大闸蟹放养800-1000只/亩为宜。

7、水草过少或无水草。大闸蟹饱食后,找不到栖息和隐蔽的场所,造成大闸蟹打洞藏身,导致水体发浑。

  处理方法:要种植好水草,做好水草的管理和养护工作,并投放一定数量的螺蛳,对净化水质有良好的效果。

8、大雨。大雨过后,大闸蟹会出现应激反应,活动量增强,导致水体浑浊。

  处理方法:全池泼洒VC抗应激,结合底改增氧和解毒调水,可改善水体浑浊现象。

9、池水严重缺肥。水体也会产生浑浊现象。

  处理方法:加注新鲜外源水后,用“氨基酸肥水膏”、或“肥水王”加“氨基酸肥水素”全池泼洒。以后根据季节、水温、水色、透明度等情况进行施肥。

苏蟹阁阳澄湖大闸蟹,渴望一年的好味道!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