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培育池塘的设计和建造 泥鳅水花培育池使用土池最好,底质有松软土10厘米,东西向,每口培育池长20米,宽10米,深0.8米。要求用硬性塑料管直径三厘米的做进水和排水管道,进水管安装在池塘埂中部,对面池埂底部安装排水管。 二、水花下塘前的清塘和培肥。 培育池最好用植物清塘净清塘,清塘3天后开始注入水(最好是井水),注水深30厘米左右,两天后施用“培饵氧吧”2-4包/亩+速溶培水精华素500克/亩+藻种100g(具体施用量要根据水花的放养数量决定,一般是放养10-20万尾/亩用:1-2包/亩;放养30-50万尾用:3-4-5包/亩;放养50-100万尾的用:6包/亩。),再过2-3天浮游生物就完全达到高峰,这时正是投放水花的时间。 三、 水花下塘时间和苗种培育。 泥鳅水花长途运输到培育池边后,我们先把装有水花的氧气袋放在池塘水中“调温”20分钟,再把水花到入上风口放入池塘。 水花下塘后,2天内不投喂。第三天开始,每天用1-2次“鱼美剂”, 5-10克/万尾.次,具体用量要根据鱼苗的长势灵活增加。水花下池后每5天每亩用一次“培饵氧吧1包+芳草多维1包+速溶培水精华素500克”。一般在鱼苗下池后15天左右,看水中浮游生物的情况要及时补食,天刚黑时在池塘对角离岸边30-50厘米池边的地方各吊1个灯,池中浮游动物有驱光性就会在此聚集,水中鱼苗沿池边游到此,就在此寻食,这时就可搭建2-3个食台,并投喂一些泥鳅专用开口粉料,经过几天后鱼苗就自动会到此吃食。 每隔3 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5厘米左右(加水前均需要先用泼洒姜 2亩/包全池泼洒),保持水质良好,随着鱼苗的生长最后加到0.6米水深左右。鱼苗经过25-30天的饲养,体长可达 3厘米以上,成活率50-60%(成活率与气温和 养殖水平关系密切). 四:水花至乌仔、黄瓜仔的病害防治。 在水花下池两天时每亩要用“1包泼洒姜+食盐1000克”进行全池泼洒,以预防气泡病的发生。待苗种长到5-8分长时(即开始使用粉料时),连续用药3天,以防治肠炎和白头白嘴等疾病:每10万尾用“鱼症康50g+纤灭50g+多维50g+原虫膏50克”,添加于 饲料粉末中,同时每亩水体外用2次:纤灭1包+原虫膏100克+菌必清0.5瓶,每天一次。当鱼苗长到0.9-1.1寸(即寸片)时,再次外用“泼洒姜半包+芳草纤灭1包+原虫膏100克”1次,同时内服“地锦草50克+肤美50克+纤灭50克+芳草多维50g”拌于10kg料中,连用3天,每天一次。 在养殖过程中,培育池下风口在一段时间经常出现很多灰白色泡末,我们要采用:2PPM污水宝兑水泼洒于泡末区域,第二天每亩施用“300克降氨灵+50克藻种”一次,这些泡末就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