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汕头大学关于提高海水鱼自身的HUFA合成能力论文

[复制链接]

48

主题

3

听众

213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74
精华
2
经验
213 点
金币
81 元
注册时间
2010-7-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1:53: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新网汕头9月16日电 (李怡青 陈妍 陶怡)据广东省汕头大学新闻中心提供的消息,最近,汕头大学理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李远友教授课题组与英国Stirling大学水产研究所Douglas Tocher 教授课题组共同完成的研究论文被国际科技期刊《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接收,该文报道了首个在脊椎动物中被发现的4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

  据介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是人和动物体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脂肪酸,它的合成需要几种脂肪酸去饱和酶及碳链延长酶的参与,但4脂肪酸去饱和酶在脊椎动物中至今未见报道。由于鱼油富含HUFA,所以鱼类是人体补充HUFA的重要来源。
  与淡水鱼不同,海水鱼一般没有合成HUFA的能力,也需要从食物中获得HUFA。目前养殖海水鱼类的饵料大多为冰鲜小杂鱼,容易带来环境污染、病害流行和水产品安全等问题;少数为添加有较高比例鱼油和鱼粉的配合饲料,则使养殖成本增加,且鱼油、鱼粉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致使配合饲料的推广应用受限制。因此,如何提高海水鱼自身的HUFA合成能力,开发鱼油、鱼粉的替代品,降低配合饲料中鱼油、鱼粉的添加比例等,是促进海水鱼配合饲料的推广应用及其养殖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为了攻克这些难题,近年来,汕头大学李远友教授课题组独辟蹊径,以食草海水鱼类——蓝子鱼(俗称“泥猛”)为研究对象,不仅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和证明海水鱼类具有合成HUFA的能力,而且从分子水平上找到了证据,还研发出以植物油和植物蛋白分别替代鱼油和鱼粉的配合饲料;4脂肪酸去饱和酶的发现使鱼类的HUFA合成增加了一条更加有效的途径。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丰富鱼类营养学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促进高效、低成本海水鱼配合饲料的研发及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国科学院院刊》)与《Nature》、《Science》齐名,同属被引用频次最多的三大国际顶级综合性科技期刊。(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守望自己一方土  在水一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