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特淡水鱼类] 漫谈鱼病防治中渔用药物的正确使用及其他

[复制链接]

48

主题

3

听众

213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74
精华
2
经验
213 点
金币
81 元
注册时间
2010-7-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18 21:54: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宜宾兴文县在省、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渔业科技工作者、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水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乡市场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近些年来,水产业在保持较好发展势头的同时,因鱼病的频繁发生,鱼类病死现象严重,也挫伤了部分渔农的生产积极性。而在鱼病防治工作中,有的渔农又不能正确地掌握用药方法,出现“有病难治、治而不愈”的情况,致使一部分养殖农户失去信心。本文针对养殖农户在鱼病防治中渔药使用上的种种误区,漫谈渔药的正确使用及相关注意事项,管窥之见,供渔农参考。
  一、渔药的正确使用
  (一)鱼种浸泡要按规定时间进行,不要超时浸泡
  鱼种在下塘前采用药液浸泡是一种有效预防鱼病的方法,它可以杀灭鱼体表、鳃上的病原菌、寄生虫等。正因为如此,有的渔农误认为浸泡时间长些会好些,甚至认为越长越好。殊不知,过长时间的药物浸泡,鱼的体力消耗大,使体质减弱。正确的方法应当是按照在一定水温条件下规定的时间浸泡,同时考虑鱼的体质情况适当调整浸泡时间。在浸泡过程中“人不离鱼”,不能因为忙于其他事务离开浸泡中的鱼种。浸泡中如发现鱼有异常反应,应缩短原定浸泡时间,及时放鱼,不能机械地等满规定浸泡时间再放鱼。
  (二)准确测量水体,严格掌握用药量
  很多渔药属外用药,直接化水泼洒池塘。而有的渔农在使用外用渔药进行全塘泼洒时,不事先测量好全塘水体,不准确计算用药量,而是凭经验、靠估计,在用药量上马虎。如此一来,用药量不少就多。用量少者,无法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使用超量者,往往出现鱼中毒死亡的情况。
  (三)高温季节要避开中午太阳当顶时用药
  夏秋高温季节,使用药物全塘泼洒时要避开中午太阳当顶时用药。因为此时池塘表层水温往往很高,而中、下层水温却较低,水的热分层现象明显。由于表层水和中、下层水水温高低悬殊存在水的密度差异,致使上、下层水不易发生对流,此时泼洒的药物多停留在水的表层,形成表层水药液浓度高,容易发生局部水体药液的高浓度使鱼中毒死亡。
  (四)要按疗程用药,不要频繁更换药物
  渔农因治病必切,在使用某一药物后,觉得治疗效果不理想,马上更换另一种药物,用药不按规定的疗程使用。殊不知,使用药物治病应有一定的疗程,用药后“立竿见影”的事是少有的。频繁更换渔药,不仅增大了用药开支,治疗效果会更糟糕,既耽误了治病,同时因过多过量使用药物,会造成鱼肉中药物残留量超标,危害人的健康。
  (五)要对症下药,不要见药就用
  鱼病的防治,正确诊断鱼病很重要,只有找准了病因,认准了鱼病,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有的渔农鱼塘发病后,不认真分析发病原因,不认真观察病症认准鱼病,而是下大包围,反正是病,见药就用。殊不知不同的鱼病应使用性质不同的渔药,滥用药物不仅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而且还会造成水环境的污染。
  二、其他
  (一)鱼病治愈难度大,预防工作很重要
  鱼生活在水中,发病初期,常常不易被人们发现,等到被发现时,往往已经是鱼病的危重时期,甚至已是晚期,此时鱼已很难进食,再好再有效的药饵也起不了作用,这就给鱼病的治愈增加了难度,鱼病往往不能及时治好原因也在这里。再者,在畜禽病医治中的一些方法,在鱼病治疗中却难以实现。如猪、牛病后可以口灌药物,而鱼却难以做到;猪、牛病后可以打针,而鱼同样难以做到。鱼生活在水中,外用药物只能泼洒在水中,水体容量大,用药量也就大,无形中也就增大了用药开支。因此,要使鱼少发病或不发病,平时的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多措施做好鱼病预防的同时,采用光合细菌、加酶芽孢杆菌、EM源露等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是有效预防鱼病的重要办法。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只要水质调节得好,预防工作做到家,鱼才会少发病甚至不发病。
  (二)加强药物保管,防止药效损失
  渔药应当在平时做些贮备,以备急时所需,不要等到鱼病发生后再到处找药、购药。贮备的药物应注意保管,通常应当放在阴凉、通风、干燥、避光的地方,不可放在太阳直射或是有热源的地方。有的药物易挥发,还应做到密封保管(如漂白粉等),防止药物有效成份的损失。有的药物则需要现购,新鲜时使用,如生石灰,它的有效成份为氧化钙,如果久放后成了熟石灰再用,有效成份已经改变,使用效果当然就不好了。
  (三)遵守休药期规定,保障消费者健康
  渔药进入鱼体后,会出现一个逐渐衰减的过程。因药物的种类不同,使用药物时的环境水温不同,鱼的种类不同,药物在鱼体内代谢过程所需时间长短也不同。为了保证消费者食用安全,避免药物残留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各种药物都有其休药期(停药期)。养殖者在使用药物后,应当遵守休药期的规定,不能将未达休药期的鱼起捕上市,以保障消费者健康。
  总之,渔业生产者要树立“安全用药、科学用药、合理用药”的新观念,在确保鱼产品质量安全、养殖水体不受污染的前提下,及时有效地开展鱼病防治工作,才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兴文县水务局 温泉)
守望自己一方土  在水一方

31

主题

4

听众

1402

积分

四级会员

新版主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10
精华
0
经验
1402 点
金币
1480 元
注册时间
2012-2-27
沙发
发表于 2012-2-28 10:20:45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你好,很高兴看到你的资料,。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