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100UID57970积分539主题244帖子285精华0经验539 点金币1034 元注册时间2014-4-14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4-4-14 16:57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285精华0经验539 点金币1034 元注册时间2014-4-14
 
  | 
| 
 关于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及溶氧关系图的内容,经多年实践和老师讲解相结合,小有心得,分享一下大家探讨。笔者认为一切水质调节的核心在这里都得到了呈现。
 
 
 
 
 氨氮的产生是有机物引入,例如饲料的残饵,鱼类的粪便排泄是较大诱因,肥水养鱼中的有机肥也雷同。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物(含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等),变成氨态氮,这时可以通过检测知晓其中的浓度大小。过高浓度的氨氮会对鱼的鳃造成伤害,鱼类表现为浮头乱窜。
 
 
 
 
 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是一个动态平衡,在亚硝化菌的作用下,氨氮还会转化成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存在影响体内血红蛋白的载氧能力,鱼类生长减缓,抗病能力下降,易于诱发各种疾病。当然亚硝酸盐要进一步的向无害方向发展,那么氧化性物质(药物增氧),培藻增氧,可以起到作用,微生态制剂也有帮助。
 
 
 
 回过头来看,水体中长期溶氧不足,也会引起亚盐转化不畅就会影响整个养殖的综合效益。 因此注意长期水质调节,以利于有机物的分解,建议大分子物质(如水面大块油性泡沫)用芽孢杆菌,小分子物质(如小的分散的油膜)用EM来帮你,分解氨氮净化水质,真的可以有。
 
 反之如果亚硝酸盐不能转化成能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的硝酸盐,就会富集在水体中,成为水质调节的顽疾。最后分析来看,消除水体氨氮亚盐,氧气充足是保证,药物、机械、培藻都是有效的方法,微生态制剂合理使用还能做到事半功倍。希望本次分享对你有所帮助。
 
 技术支持:唐老师 西南渔愉鱼
 联系电话:138-8221-0730
 
 以上所载资料、工具及产品仅供参考,渔愉鱼不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渔愉鱼不对因使用此资料而引致的任何损失而负任何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