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90
- UID
- 125
- 积分
- 5324
- 主题
- 904
- 帖子
- 2049
- 精华
- 220
- 经验
- 5324 点
- 金币
- 1698 元
- 注册时间
- 2010-6-13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3-6-9 11:01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帖子
- 2049
- 精华
- 220
- 经验
- 5324 点
- 金币
- 1698 元
- 注册时间
- 2010-6-13
|
10月10日,江苏省滆湖“以渔控藻、生态治水”技术论证会举行,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等一行组成的专家组通过现场调研、听取汇报后,一致认为近年来滆湖开展的“以渔控藻、生态治水”成效显著,希望滆湖继续深入推进,有效改善滆湖水质,为更好地开展太湖水环境整治提供成功经验。
滆湖地处经济发达的武进、宜兴地区,2000年以来,随着周边城镇化建设加快,工业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废水、渔业养殖等因素,带来了水环境质量下降,阻碍了滆湖渔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沿湖各级政府采取关停并转、节能减排、控源截污、断面监测等有效措施,同时渔业管理部门配合政府拆违减网,使滆湖水质状况略有好转。2009年监测结果表明,滆湖水质氨氮、化学需氧量较2008年下降明显,高锰酸钾指数虽有上升,但年均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3——4类。
2007年以来,江苏省滆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根据滆湖湖情、水情、鱼情等时机情况,自选项目组织实施了“以渔控藻、生态治水”技术,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实施了滆湖水污染控制技术,包括水污染控制的前置库构建、提升湖荡生态系统净化能力的生态调控等技术,拦截上游入湖河流进入滆湖的污染物,削减滆湖污染负荷,改善滆湖水环境质量;同时,探索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水产养殖持续发展的生态途径,即浮式围圈生态空早养殖技术研究,寻找一宗可替代的生态渔业模式。
通过开展“以渔控藻、生态治水”,随机监测的滆湖水质中,蓝藻、总磷在试验区内较试验区外分别下降了17%和11%,成效明显。
技术论证专家组认为,滆湖开展“以渔控藻、生态治水”工程,改善滆湖整体水环境,促使滆湖拥有更加优越的水资源及生态系统,同时由于滆湖水与太湖水质比较接近,可以为进一步治理太湖水提供更有价值的论证,希望试验区能够进一步扩大,早日改善滆湖水质。(武进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