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米来水产资讯|养殖结束,还有这件事不要忘记,关乎来年养殖成败!

[复制链接]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93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6 09:25: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年来,水产养殖病害频发,长听养殖朋友抱怨“养殖一年不如一年”。眼下,正值成鱼销售高峰期,同时也是下一年养殖周期的准备阶段。
    目前许多养殖池塘普遍存在底质老化、淤泥过厚等情况,若不加以处理,将影响来年养殖效益,因此成鱼销售结束后别忽略了清塘清淤工作。
    常年不清塘的危害


    01底质水质恶化


    经历高峰期养殖后,池塘底部往往富集大量的残饵、粪便及动植物残体等有机质,若常年不清塘,底部有机质富余,分解转化必然会消耗大量溶氧,低溶氧的环境容易造成池塘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还原性物质的浓度超标,进而使底质恶化影响水质,不利于下个周期的养殖。


    02病原微生物滋生


    池塘是养殖动物生活栖息的场所,也是各种病原体的藏身之处,经过一年的养殖,各类病原微生物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池塘,而塘底过厚的淤泥正好为其繁殖提供适宜的场所,使病原菌大量滋生,易发生鱼病

    03池塘负载量降低


    长期养殖而不进行清塘清淤工作,容易造成池塘底部淤泥过厚,导致池塘变浅,载水量下降,鱼类活动空间缩小,产量降低。


    04野杂鱼较多


    池塘除养殖鱼类外,往往还混有野杂鱼、虾及各种生物,如螺、蚌、水生昆虫等,出现与养殖鱼类争占空间、抢夺食物的现象;甚至有些物种本身能使鱼生病,有些则是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对养殖鱼类的正常生存与繁殖造成威胁。


    清塘工作要到位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足见良好的底部环境对养殖的重要性,“干塘、清塘、晒塘”是广大养殖者在实际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较为直接且有针对性的改底工作。


    01干塘清淤

    水产前沿网


    到冬季,待鱼出池后,排干池水,用挖掘机清理淤泥,保留10~20厘米厚度的淤泥作为“耕作层”,方便肥水和种草。池底淤泥过厚浪费空间,病原量大,酸化度高;淤泥过浅则容易导致底部不稳,水难肥。


    02充分晒塘

    水产前沿网


    干塘清淤后晒塘,一是为了利于阳光紫外线消毒杀菌,二是让池底有机物质充分接触空气,氧化大部分还原物质,以补偿养殖过程中欠下的氧债。


    依天气及池底条件,干晒15~30天左右,以底泥表面出现大量2~3厘米龟裂,淤泥被晒成灰白色或黄色,人行走在泥面轻微下沉且能看到脚印不渗水为宜。若不放心,还可挖取20厘米深度的底泥,观察是否还有黑色淤泥,若有则说明有机物未被充分氧化,需继续晒塘。


    03清塘消毒

    水产前沿网


    充分晒塘后,建议采用生石灰清塘,一般分干法和湿法两种清塘方式。


    干法清塘在加水前需先在塘底挖若干个小坑,然后把生石灰(60~75千克/亩)倒在各个小坑内,加水10~20公分,待生石灰融化成糊状后全池泼洒。第二天需用泥耙全池来回耙动一遍,目的是充分发挥生石灰的清塘作用。


    湿法清塘则一次性加水40~60公分,通常将生石灰(100~150千克/亩·米)装入船舱,加适量水后趁热全池泼洒。


    无论干法还是湿法清塘,根据情况自然等待一定时间后,捞出或吸出漂浮脏污,测pH,pH偏高时加碳酸氢钠(小苏打)或有机酸调整到合适范围,然后施用过硫酸氢钾进行解毒和抑菌。强烈建议不要使用氯石灰、漂白粉等氯制剂清塘,免得为中后期留下大量隐患,如导致水体发粘、底泥板结等

    水产前沿网


    http://milai168.taobao.co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