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红体病时很容易判断——病虾体呈红色。这种病由环境引起,特别是病毒等致病原。预防措施如下:
1.注意调节水质 养虾的水质要求清新爽活,要定期换水,可每隔7--10天左右换去1/3的池水。定期使用EM菌、光合细菌等微生态制剂,培养有益菌群,抑制有害菌群生长。 2.坚持消毒杀菌 水体环境是同样是病原体的滋生的温床,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等随时存在,也时刻威胁着水产养殖动物。每隔10-15天消毒杀菌一次。消毒杀菌时要注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去使用,避免对虾造成伤害。 3.保证溶氧充足 水体溶氧充足至关重要。充足的溶氧可以是对虾运动、摄食的保障。如果水体溶氧不足,对虾机体新陈代谢受阻,运动不足、摄食无欲,机能就会下降,身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就变弱。要使溶氧充足,除了定期换水,还要合理开启增氧机,保证有效增氧。 4.确保科学投喂 饲喂一直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投喂量要根据虾的大小来确定量,很多时候我们都容易过量投喂,这样既造成饲料浪费,增加养殖成本,又容易污染水体,滋生病菌。 5.适当添加药饵 可以用水产多维拌料投喂,增强抵抗力。可以添加利胆保肝药,保护对虾肝胰腺。
现在养殖使用对虾一代苗较多,因桃拉病毒导致的对虾红体病较以往好很多。体表发红不一定都是病,有时候是应激反应。从预防的角度,红体病仅是一项,要做的是全面预防。病毒、细菌、寄生虫、水质底质不良均能导致养殖失败。具体措施:彻底清塘、进水消毒、严选虾苗、进场检测、标粗培育等综合处理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