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药物防治鱼病还是当前主要方式

[复制链接]

235

主题

4

听众

1323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39
精华
50
经验
1323 点
金币
1309 元
注册时间
2010-5-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09:56: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jeremy 于 2010-10-18 09:59 编辑

□文/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用药指导处处长 王玉堂
水产前沿网

协作升标是创新性尝试
    首先我想说明的是,5年前的升标工作,部分渔药企业组成升标协作组提高了升标效率,缩短了升标时间,节省了成本,也盘明了我国渔药生产经营的情况。协作升标是一种对渔药管理工作的创新性尝试,也为加强全国的渔药管理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其次,目前允许生产和销售、使用的150多种渔药并非全国升标协作组的单体作用,它是全国升标协作组、江苏省升标协作组和部分企业自行申请升标共同的结果,甚至还有30多种渔药是《中国兽药典》中早已载入可用于渔业的产品,全国升标协作组的升标品种仅占全部品种的一半左右。
    第三,目前国标渔药正在进行转正审定和审核,究竟能有多少种能通过并转为正式的国家标准渔药还不得而知,并没有比例上的限制,关键是根据国家渔药升标原则和技术要求,逐一审核每种渔药的各种试验结果,只有实验数据齐备、渔药疗效可靠的品种才可能转为正式的国标渔药。
    第四,国标渔药的转正审核和审定工作即将完成,也就是说待正式的国标渔药公布后,各渔药生产企业要严格按国家规定和要求生产、销售和经营国家标准渔药,不得生产经营和使用暂停和禁止使用的渔药。对于未能转为正式国标渔药的品种,渔药企业可以再次组织起来,分工协作,共同开展补充完善所缺少的实验工作和数据,重新申请升标。
    目前我国的渔药企业所生产的品种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少有专一专业性的生产企业。另外,因部分企业的技术力量、质量控制和检测手段有限,不同企业所生产的同一品种质量差异很大,造成使用者选用困难。从为使用者负责和维护企业利益上讲,同质化生产的企业间可以开展股份制合作,形成较大的企业集团,统一生产工艺、统一原料质量、统一产品标准、统一检测方法等,确保产品重量,维护共同市场。
渔药企业可联合建立共同大市场
    国家强制实行GSP制度,即《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是政府试图解决市场上的兽药质量问题,防止或杜绝假冒伪劣及禁用兽药流入市场。因为兽药的质量问题事关养殖生产安全、环境生态安全和养殖产品的消费者健康,只要是负责任和有良知的企业都应遵守这一管理规定。目前许多地方政府为确保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不得已而为之,探索实行农业投入品(主要是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肥料等)的市场准入制度,或质量备案制、药品配送制度等,其目的不是限制农业投入品企业的生产经营,而是控制市场上的农业投入品质量,来达到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对于即将到来的GSP时代,渔药企业要严把产品质量关,加强行业自律和企业自律,切实做到不合格产品不出场。另外,正规的渔药生产经营企业也可以通过建立起自己的行业或产业组织,以强化行业和产业间的自律行为,相互监督,共同维护渔药市场;并与兽药行政管理和农业(渔业)执法部门加强合作,严厉打击投机行为,净化渔药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渔药市场,从而维护好正规渔药生产和经营企业的利益。
    此外,正规渔药企业还可以联合建立共同的大市场,或建立全国性的渔药连锁超市,实行产品配送制、分地经营制、质量分级制等,这样即可节省各个企业自行建设销售网的费用,又能将技术人才集到企业生产上来,集中精力研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等,做大做强企业。但切不可通过投机取巧方式来规避风险。
非药品归属有待商榷
    微生态制剂、微生物肥料即有益微生物在渔业上的应用范围、应用量越来越大,原因是这类产品以其无毒、无残留和净化水质、提供优质蛋白源等而日益受到养殖生产者的青睐,市场日渐红火。但目前其行政管理归属不明,处于无人管理的真空状况,市场也极为混乱,产品质量差异极大,甚至有在产品中添加不明物质的行为,给养殖水产品造成了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原因是这类产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渔药或兽药,如果按《中国兽药典》中的渔药定义,应属兽药,应由兽医行政部门管理;如果作为养殖水质调节剂或底质改良剂而用于水产养殖业而言,应由渔业行政部门管理;但若作为水环境净化剂或处理剂使用而言,又应属环保部门管理;若仅从产品质量监督和市场经营上考虑,又应属环保和工商行政部门管理。
    但目前谁来管理、如何管理、管理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还有待于有关政府部门商榷。目前市场上用于水产养殖业的这类产品多以非药品的名义在流通,而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已有明确管理部门。
    此外,近几年来渔药事故时有发生。我觉得有如下几个原因:渔药生产和经营企业不按生产规范和工艺要求生产、存贮、运输含氯或含卤素消毒剂,致使出现自燃、爆炸等事故;养殖生产不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运输、包存和使用这类产品而引发自燃、爆炸事故;也有一些是不按产品说明书使用渔药,而导致发生大量死鱼事件等。
    当面对这些事故和事件时,相关各方相保持克制,冷静对待,即可以相关方共同协商解决,也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切不可失去冷静而引发次生事故或事件。
药物防病还是当前主要方式
    从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上看,中国的渔药产业还是一个发展中的产业,市场比较大,发展前景看好,保守地估计,渔药市场的销售额约在40亿元人民币以上。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药物防治鱼病还是主要方式,且随着水产养殖病害的频发、多发、流行加剧,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其它方式加以解决。所以,许多企业看好这一产业,纷纷进入这一产业,有的已形成较好业绩和产业品牌。但从中国渔药企业分布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目前通过GMP认证的渔企业不足200家,而未经过GMP认证,专营和兼营渔药的企业至少在400家以上,从事渔药流通的营销企业也在15000家以上,可见市场竞争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若想在渔药业站稳脚跟,渔药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坚持质量至上、服务配套、诚信经营的策略;二是建立集团式企业集团,凝聚人力、财力、物力,做大做强产业;三是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共同致力于研发新产品,尤其是市场急需的替代禁用药物的新产品;四是走专业化、专一化生产经营之路,做大做强少数几种市场需求量大、使用效果好、产品价格低、使用方便的产品生产和经营,领跑这一领域。(本刊原创稿件,转载须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60

主题

15

听众

150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加油
    2015-1-16 12:15
  • 签到天数: 83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873
    精华
    5
    经验
    1506 点
    金币
    14457 元
    注册时间
    2011-4-6

    版主 荣誉贵宾 特殊贡献奖 实习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11-4-6 16:22:10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不鱼药在627号公告中只有104种啊。怎么是150种啊,其他的谁知道啊

    点评

    thinkpad  这篇文章是627公告之前发表的,当时国标药是150余种。  发表于 2011-4-6 16:39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