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疫情反弹,江苏、河南、湖南、湖北确诊数日渐增多,特别是江苏的扬泰地区尤为紧张,交通管制、封路、人员劝返等对水产养殖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运输难、运费涨价、无人接单等导致饲料及动保产品随时面临断供风险,苗种、成品鱼虾运输也同样受到影响,再加上多地区水产批发市场关闭,水产品滞销严重,可谓“量价齐跌”。 此次疫情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确实很大,后续影响更是充满着不确定性。8月正值水产养殖的投料高峰期,也是病害高发期,再加上疫情期间养殖物资紧缺、鱼虾滞销,水产人如何做好疫情下的养殖生产管理?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们参考。 
01 积极面对疫情防控 在做好疫情防控(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消毒等)的前提下,可联合当地养殖合作社、渔业协会等,通过各地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积极反应百姓心声,并帮助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开辟绿色通道或接驳点,保障基础物资运得进、技术服务展得开、养殖产品运得出。 02 加强养殖生产管理 (1)注意增氧 受疫情影响,水产品滞销严重,存塘密度大,一定要注意增氧设施的检查与维护,适时开启增氧机,防止泛塘。建议对养殖密度大、达到上市规格的池塘,适当起捕一部分鱼虾进行销售以降低存塘密度,降低养殖风险。尽管此阶段价格可能不理想,但是要明白,“舍”或许就是“得”。 (2)控制投喂量 对饲料短缺的地区或养户,适当控制投料量,延长存料使用时间,此阶段先暂不过于追求鱼虾长势,续命要紧。随时关注当地疫情管制变化,合理控制自家饲料的存量情况。 
(3)药品储备 鉴于疫情的不确定性,对于常用的动保产品或改良剂等,应适当增加储备量,以解不时之需。 (4)加强水质调节 8月正值高温期,理化指标容易超标,养户要注意多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有条件的塘口可视情况换水,减轻水质恶化对鱼虾的胁迫,降低病害发生。 
03 抓好病害防控 8月也是病害的高发季节,尤其细菌病和病毒病高发,养户应根据养殖品种做好相应的病害防控工作,尤其是对肝肠类疾病的防控。 水产养殖中病原种类繁多,且多为条件性致病菌,普遍存在于养殖环境中,无法彻底根除。鱼虾的病原混合感染屡见不鲜,且几乎已经常态化。水产动物发病的原因主要归咎于两大方面:一是环境恶化引起应激频繁,导致免疫力下降;二是机体代谢机能紊乱,导致免疫失调。两大因素综合作用下,导致鱼虾被病院感染的几率增加。 机体代谢紊乱与免疫失调的实质是肝肠系统的代谢紊乱与免疫失调,其根源除了水体理化指标异常的干扰,饲料源的影响最容易被忽视。随着饲料成本压力增加,饲料中非常规原料的添加比例越来越高,饲料高能高脂、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霉菌毒素等造成的肝肠氧化应激损伤已成为一种必然。 
如果说水质条件是保证养殖成功的基础,那肝肠保健又何尝不是病害防控的基础呢?所以,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不仅要注意调节水质,更要做好日常的肝肠保健以保护代谢稳定与免疫稳态。 总之,疫情之下,水产人在做好自我安全防控的前提下,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一切应急准备,必要的情况下联合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和媒介,从养殖生产管理到病害防控、肝肠保健,全面做好应急预案,保证鱼虾平稳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想要了解更多龙昌胆汁酸,龙昌幸福100、龙昌乐畅桉树精油的请加微信13173002952,期待与您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