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80
- UID
- 124271
- 积分
- 2086
- 主题
- 1042
- 帖子
- 1044
- 精华
- 0
- 经验
- 2086 点
- 金币
- 650 元
- 注册时间
- 2021-2-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1044
- 精华
- 0
- 经验
- 2086 点
- 金币
- 650 元
- 注册时间
- 2021-2-26
|
本人是做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与产品销售的,想要了解更多水产养殖技术可以联系我:18660779672(微信号与手机号同步)
()
海参化皮病,该病又称溃烂病、烂皮病、化皮病、肿嘴病、摇头病等,该病是当前养殖海参最常见的疾病,危害也最为严重。稚参、幼参和养成期海参均会感染此病,其成染率、发病率与死亡率都非常高。一旦发病很快就会蔓延全池,死亡率可达90%以上,属急性死亡,该病多发生在每年1-4月,3-4月份是发病高峰期。
初期感染的病参大多有摇头现象,后来口部出现感染,口部肿胀,不能收缩与闭合,摄食能力大大降低,参体收缩、僵直,同时触手黑浊,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大量海参并伴有排脏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海参口、腹部开始出现小面积溃疡,继而病灶扩大,溃疡处增多,参体表皮腐烂,最后海参死亡,自溶为鼻涕状的胶体。
该病多以细菌感染为主,主要为假单胞菌属和弧菌属的两种革兰氏阴性菌,由于海参表皮受细菌的侵袭腐蚀作用,造成表皮创伤,容易使霉菌与寄生虫富集和生长造成继发性感染,导致海参加速死亡。
防治措施
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主要为:
(1)水质与底质环境的净化。放养前,应彻底清淤整池,暴晒池底,采用生石灰30ppm~50ppm进行全池泼洒,静置5天,泼洒均匀,不留死角,日常管理应倒池与换水,倒池后也应对池子进行清理并消毒处理,如用二氧化氯、聚维铜碘、漂白粉等消毒剂,每7天应消毒1次,保证水质、底质的生态环境良好。
(2)挑选苗种的质量。养殖初期苗种患病死亡,往往与苗种的质量有关,应挑选体表无损伤,肉刺完整,活力好,摄食能力强,无排脏现象的参苗为佳。
(3)保持适宜的养殖密度。养殖密度应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一般每亩不应超过5000头,高密度养殖会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造成水质和底质下降,污染加剧,苗种生长缓慢,容易致病。
(4)饵料的投放方法。首先要投喂营养丰富、不易流失、损耗较少的优质饵料,海参生长快、活力好、抗病能力强,应仔细观察海参的摄食情况,适时调整投饵量,以免投饵过大,导致残饵过多造成水质与底质污染。发现海参患此病,应遵循“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及时将身体已经严重溃烂的海参拣出进行无污染处理,并及时倒池换水,未发病和病症较轻的海参用3~5mg/kg浓度的四环素或2~3mg/kg浓度的恩诺沙量、环丙沙量,有比较明显的疗效,连续全池泼洒3天,基本可以治愈。如果病症到了中后期,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