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80
- UID
- 124271
- 积分
- 2086
- 主题
- 1042
- 帖子
- 1044
- 精华
- 0
- 经验
- 2086 点
- 金币
- 650 元
- 注册时间
- 2021-2-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1044
- 精华
- 0
- 经验
- 2086 点
- 金币
- 650 元
- 注册时间
- 2021-2-26
|
本人是做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与产品销售的,想要了解更多水产养殖技术可以联系我:18660779672(微信号与手机号同步)
近期,通过技术老师走访塘口,发现有些鲈鱼养殖塘口,有病鱼群游于池边,鱼体发黑,体表附有灰白色的棉絮状物,将此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是杯体虫。
主要症状:
杯体虫感染加州鲈苗种时,寄生在鱼类的皮肤、鳃、鳍条等处,常引起组织炎症,导致大量黏液分泌,体表、鳍条粘附是棉絮状物;鱼体消瘦、发黑,苗种活动不正常,即漂游于水面或游动缓慢、呼吸困难,如浮头状,发病时感染率高达90%- 100%,可造成死亡。
流行特点:
多见于加州鲈苗种养殖期,常发生于养殖密度高、有机质含量高的养殖水体。
为什么不建议使用杀虫产品:
用药轻了,杯体虫耐药强,效果不理想,用药重了杀虫风险高,既对鱼肝脏造成损伤又会影响鱼体免疫力,导致不吃料,对水质产生影响。
处理方案:
1、保持池塘水质的良好、溶氧的充足;适当使用微生物制剂、水质改良剂等方法调节水质。
2、使用驱虫产品;乐畅-以驱虫代替杀虫,采用澳大利亚特有的多苞桉树精油制成,它富含1,8-桉叶素、单萜烯、倍半萜烯、醇、酯、醛及酮等多种植物活性成分,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和渗透性,多种成分协同作用更好的发挥驱虫和抗菌的作用,并且不会对水质造成伤害更不会对鱼体造成伤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