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产养殖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鱼病生态防治,生态防治有什么好处?

[复制链接]

1042

主题

13

听众

208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044
精华
0
经验
2086 点
金币
650 元
注册时间
202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27 17:35: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目前水产养殖中滥用药物的现象十分严重,水产品的药物残留严重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

而跟提生态学原理,从创造适合鱼类健康生长的生活环境及改进养殖方法和技术方面着手的综合防治的方法在实践中应用的却不多。

与其他水生动物混养

混养某些水生动物,可杀灭病原体或吃掉某些寄生虫或敌害生物以减少鱼病

如在黄鳝养殖池中放入少量蟾蜍,可防治黄鳝的梅花斑病;每亩鱼池放养10~150克的黄颡鱼20~30尾,能吃掉病鱼体表的部分锚头蚤;

在鱼池中混养较大规格的鲫鱼,可吃掉池水中水蛙的卵和幼体;池水过肥时可放养罗非鱼,以清除蓝藻等藻类;

混养了鳜鱼等凶猛鱼类,可吃掉野杂鱼、蝌蚪等;如果养蟹池中放养少量的鲤鱼鲫鱼等杂食性鱼类,可以吃掉水中的有机碎屑及残饵。

鲤鱼还可吃掉蟹奴虫的幼体,从而大大降低蟹奴虫的感染率;适量搭配性情温和的团头鲂,可减少青泥苔、水网藻的发生;罗非鱼喜食水中的鱼鯴,锚头鳋,能减少鱼病危害。

1、混养肥水性鱼类,如鲢鱼鳙鱼等,可调节水质。混养鲤鱼、鲫鱼、泥鳅等杂食性鱼类,可吃掉水中的有机碎屑残饵小型动物,改善鱼类生活环境,有利于其他鱼类生长。

2、混养少量规格适当的凶猛鱼类,可刺激鱼类活动,提高鱼类摄食和活动能力,增强体质。

3、混养对某种鱼病有抵抗力的鱼类,减少同种鱼之间的接触机会,从而减少鱼病传播。在黄鳝池中放养少量泥鳅,能防治黄鳝之间的缠绕,预防发烧病的发生。

(3)改善池塘的生态环境 用生物方法改善池塘的生态环境,保持池塘良好的水质,提供充分的天然饵料,即有利于鱼的生长繁殖,又减少与的发病概率。

1、培育水生浮游植物。浮游植物产生氧气,吸收水中有害成分,改善水质,为鱼类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

2、栽植水草等水生植物。在水面放养浮萍、水中栽植大型水生植物,夏季可遮阳防止水温过高,调节水质。

主要有枯草杆菌、EM菌、光合细菌、酵母菌、乳酸菌等,能杀死活吞噬水体中的致病菌,净化水质,保持良好的水质和适宜的透明度。

鱼虾摄食微生物制剂后,有益微生物成为鱼虾体内的优势种群,一些有害菌被排出体外,减少对鱼虾的侵袭机会,达到防病的目的。

早期使用光合细菌,能从根本上防止鱼虾病害发生,光合细菌中还含有抗病毒因子及多种免疫促进因子。

可活化机体免疫系统,强化机体免疫反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并能分泌大量叶酸,防止鱼类贫血病的发生。

利用中草药等植物体,直接防治鱼病 用中草药防治鱼病,不仅取材方便、价格低廉,而且无副作用,不污染环境,既防又治,效果明显,是一种较好的防治方法。

常用的中草药有水菖蒲、水辣蓼、地锦草、大蒜、桑叶、苦楝树枝叶、辣椒、姜、五倍子、三黄、马齿苋(马风菜)、铁苋菜(车前草)、鳢肠(旱莲草)等。

施药方法有拌饵投喂法、浸汁泼洒法、糖化法、浸泡法等。如每100千克鱼每天用新鲜马齿苋1.5~3千克,切碎后投喂,连续6天。

或每天用鲜辣蓼5千克、地锦草2千克(或干草粉300~400克)切碎加水煮沸30分,然后拌成药饵投喂,每天1次,连用4天,可防治肠炎病。

每亩用40千克喜旱莲,粉碎后挤汁拌人豆饼制成药饵,每天2次,连用10天,防治草鱼出血病。

每100千克鱼用地锦草干草500克或鲜草2.5千克,煮汁后拌入饲料投喂,连续3天,可治疗烂鳃病。

每亩水深1米用菖蒲1.3~2.5千克,加食盐0.5~1千克,全池遍洒,防治水霉病。

每亩水深1米用鲜辣椒粉250克、干姜片100克,混合加水煮沸,全池泼洒,防治小瓜虫病。

浸泡法是姜草药扎成把,放入池塘浸泡,利用浸泡的药汁扩散到全池,达到预防和治疗鱼病的目的。

如在鱼池进水口处,每亩浸泡苦楝树枝叶30~40千克,每隔7~10天更换一次,浸出的药汁随水流遍全池,可防治车轮虫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