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80
- UID
- 124271
- 积分
- 2086
- 主题
- 1042
- 帖子
- 1044
- 精华
- 0
- 经验
- 2086 点
- 金币
- 650 元
- 注册时间
- 2021-2-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1044
- 精华
- 0
- 经验
- 2086 点
- 金币
- 650 元
- 注册时间
- 2021-2-26
|
本人是做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与产品销售的,想要了解更多水产养殖技术可以联系我:18660779672(微信号与手机号同步)
在水产养殖中不管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殖,对水质的要求都很高,水质好鱼虾才能少生病,长得快,才能给养殖户带来更大的效益,做好水质调节,才能防患于未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合理搭配滤食鱼
放养时,搭配三成左右的花白鲢,既能有效地降低水的肥度,又能提高池塘的产量。
二、适时注入新水
在7—10月份,每5-7天加注一次新水,每次10—20厘米。加注新水不仅带入较多溶氧,还带来池中缺乏的某些营养元素,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
三、定期泼洒生石灰
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每半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既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又能预防鱼病。
四、合理使用增氧机
使用增氧机要正确掌握开机时间。开机时间应采取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连绵半夜开;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坚持晴天中午天天开。运转时间可采取半夜开机长,中午开机短的原则。
五、坚持巡塘,谨防水质突变
每天坚持早、中、下午巡塘,注意观察水质变化。当发现池水由浓绿水变为清淡水,发黑、发臭,鱼在池四周活动不正常时,应立即开动增氧机,一方面抽掉底层水,另一方面立即加入井水等新鲜水,使鱼集聚在注水区,直到鱼活动正常为止。
水质调控的好,养殖鱼类就能正常生长,发病率低,生产效益好。因此在养鱼的过程中,了解水质标准以及调控技术,对于鱼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十分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