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颡鱼“大肚子”为何如此常见?

[复制链接]

1042

主题

13

听众

208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044
精华
0
经验
2086 点
金币
650 元
注册时间
202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 15:20: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期,又有黄颡鱼养殖老板咨询大肚子问题,发病很是严重,就是不见好转,那么究竟如何处理呢?

黄骨鱼的“大肚子”其实就是腹水病,在腹腔内出现大量的积水是肚子鼓胀,看起来肚子变大了。得了此病黄骨鱼体质就会减弱,很容易受到寄生虫的感染,继发寄生虫病。

黄颡鱼“大肚子”为何如此常见?
腹水病的成因比较复杂,我们来分析一下具体的发病原因:

病原微生物引起

细菌如气单胞菌、弧菌等大量繁殖造成鱼体病变出现肠炎,造成肠壁功能破坏,肠壁穿孔,积水进入腹腔形成腹水。

此类腹水表现为:腹水多为红色,体内或体表存在其他组织大面积充血或出血,甚至溃烂。

黄颡鱼“大肚子”为何如此常见?
投喂过量或饲料原因

黄骨鱼吃料过猛,饲料在肠道来不及消化并发酵,导致肠炎腹水的出现。再就是饲料营养不够或有害物质存在,比如维生素E的缺乏或油脂氧化产生毒素,导致肠道受损出现腹水。

此类腹水表现为:淡黄色或清亮透明,腹水中没有病原微生物。

黄颡鱼“大肚子”为何如此常见?
怎样才能减少黄骨鱼腹水的发生?

1、水质调控是养殖的必备条件,好的水质有害菌就难以大量滋生,定期调水改底,定期改善水环境

2、定期用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杀菌消毒,消毒剂建议使用性状较为温和的碘制剂,以免对鱼群造成应激反应。

3、定期使用胆汁酸与活力多进行防御:胆汁酸保肝护胆,帮助脂肪消化吸收,修复受损的肝脏,排除体内毒素的蓄积;

活力多可以使消化酶活性加强,是肠道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繁殖速度加快,从而使肠道更好的消化食物。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