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肠炎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1,细菌性肠炎。主要以弧菌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居多,此类池塘多伴随着底质的恶化,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
细菌性肠炎其症状为:病虾消化道呈红色,胃部最明显,中肠变红并肿胀,直肠(后肠)变混浊,界限不清, 对虾体表颜色加深。病虾活力减弱、厌食、生长慢。 
2,藻毒素中毒。 养殖水体中有害藻占优势后,在其生理活动过程中和死亡后释放藻毒素到水体中,或者对虾摄食了有害藻类,导致对虾中毒诱发肠炎,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养殖户也经常发现。水体中一旦出现有害藻占优势之后,如果不及时处理,不用一周,对虾出现肠炎是大概率的事件。
3,饵料当中的毒素对虾肠道的影响,诱发肠炎。如变质的 饲料当中存在的氧化油脂和黄曲霉毒素,被对虾摄食之后,对对虾肠道的黏膜上皮细胞具有毒害作用,导致对虾肠道组织出现损伤,进而出现炎症。
对虾肠炎预防方案缓加料、多喂菌
天气好时,平稳加料,减轻虾子的消化负担;天气差时,减料或停料,避免饲料污染。可以使用大连升泰生物“肠活活”,肠活活是一款从动物肠道内提取的促消化菌群,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不仅筛选出多种肠道菌种,还复配了源自日本独特的酵素技术,营养全面均衡,功能多样。肠活活能以配方优势在动物肠道内建立稳定的有益菌群落,修复受损的肠道表面,以此还原健康肠道本来的模样,让养殖动物和肠炎等消化恶疾说再见!详情加vx:18698628740 
少应激、多修复
养殖过程中,应激和损伤是经常发生的,高位池高密度养殖更是如此。一方面尽量避免应激,比如水温变化、倒藻等。
勤排污、多换水
环境极大影响致病因子发展和对虾体质。养殖后期需勤排污,每天8-10次,配合换水和补菌,改善水质环境。环境改善不仅能降低肠炎的发生率,也利于肠炎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