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水花根据水花孵化的时间分为冬季育苗和春季育苗,一般冬季的水花是经过人工催产而成的,从刚下塘的水花算到养到10朝阶段的过程称之为水花培育阶段。 水花培育注意事项 1、培育充足的轮虫、水蛛等天然饵料 水花下塘后,主要是以幼小轮虫等浮游生物为食,下塘前取池塘水,用100倍显微镜观察池中是否有足够的浮游生物,建议培育水花的密度在20-30万尾/亩,水深1-1.2米之间。 下塘后的5天左右开始吃水蛛,这要保证水体的肥度,保持水蛛的丰度,冬季育苗水质比较清寡,多数情况鱼塘透明度达40cm以上,水蛛很难培育出来。养户需要补充生物肥水膏与乳酸菌提高藻类丰度,提供足够的饵料,保证鱼塘水蛛充足。 
[backcolor=rgba(0, 0, 0, 0.6)]编辑
2、鱼苗驯化关键点 从5朝苗(全长约2.5cm/尾)培育至8朝苗(全长约5cm/尾),这一阶段的鱼苗处于食性转换阶段。待其吃光池塘中的桡足类及枝角类动物后,开始投喂鱼糜浆和死水蛛的混合物,随后逐渐加入经过破碎处理的高档彭化饲料,随着鱼苗长大,逐渐加大饲料的比例,每7-10天更换一次混合料的比例。 从8朝苗(全长约5cm/尾)开始至10朝苗(全长约9cm/尾),这一阶段鱼苗已经比较强壮,由于幽门盲囊的发育成熟,消化能力也逐渐增强,这阶段主要以颗粒膨化饲料为主,投喂时加少量鱼浆水来增加诱食即可。 
[backcolor=rgba(0, 0, 0, 0.6)]编辑
3、及时分筛 加州鲈是肉食性鱼类,一旦出现生长不齐就会相互残杀,特别是高密度的苗种阶段,在驯化成功后及时分筛,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分塘后采用抛洒的方式投喂,每次投喂量不要太多,等饲料吃的差不多之后,再进行投喂,加强加州鲈摄食强度。 文章转自“加州鲈鱼前沿”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