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61013
 - 积分
 - 3639
 - 主题
 - 1628
 - 帖子
 - 2005
 - 精华
 - 1
 - 经验
 - 3639 点
 - 金币
 - 12893 元
 - 注册时间
 - 2014-11-11
  
 
 
 
    
TA的每日心情  |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 帖子
 - 2005
 - 精华
 - 1
 - 经验
 - 3639 点
 - 金币
 - 12893 元
 - 注册时间
 - 2014-11-11
  
 | 
  进入梅雨季节,天气闷热,连续阴天、暴雨,池中浮游生物大量死亡,浮游动物如轮虫等大批滋生,精养池因停电或机械故障而终止增氧,从而诱发白斑病。 
 
  一、白斑病发病主要症状: 
 
  患此病的虾厌食,死虾空胃,反应迟钝,弹跳无力,不合群,在池边打圈,异常行为可在几小时内重复出现,直到最后无力活动。 
 
  病虾体色正常或变红(多为并发病),大多数病虾头胸甲膨大,且易被剥开,腹部容易揭开而不连真皮,鳃发黄、肿胀、肝胰腺肿大、颜色变淡、糜烂易碎。发病后期虾体皮下、甲壳及附肢出现白色斑点,以头胸甲处最为显著,严重者白点连成斑。 
 
  二、预防措施 
 
  白斑症病毒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药物,根本措施是强化饲养管理,进行全面综合预防。 
 
  (1)增强对虾体质,提高对虾抗病能力。增强对虾体质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供给优质的饵料,准确计算用量;二是加强水质管理,为对虾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条件。 
 
  (2)调整养殖模式。养殖中因地制宜,打破单一养殖模式,探索混养模式。利用虾、鱼、蟹、藻对空间水质的不同要求及虾、鱼、贝的不同食性开展虾池立体综合养殖,以改善虾池生态环境,预防虾病。 
 
  (3)放养健康、优质的种苗。种苗是健康养殖的关键环节,选择健康、优质的种苗可以从源头上切断白斑综合症病毒的传播链。 
 
  (4)控制合理的放苗密度。放养量不宜过多,放养密度过大,虾体互相刺伤,病原更易入侵虾体;此外大量的排泄物、残饵和虾壳、浮游生物的尸体等不能及时分解和转化,产生非离子氨、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使溶解氧不足,虾体体质下降,抵抗病害能力减弱。 
 
  (5)药物防治。经常使用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选用维生素或中草药免疫增强剂添加到饲料中内服,增强对虾免疫力,常用含碘、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本文来自中国水产养殖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