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90
- UID
- 76
- 积分
- 6889
- 主题
- 443
- 帖子
- 1749
- 精华
- 25
- 经验
- 6889 点
- 金币
- 544 元
- 注册时间
- 2010-6-8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1749
- 精华
- 25
- 经验
- 6889 点
- 金币
- 544 元
- 注册时间
- 2010-6-8
|
沈天富,大麻镇百富村人,现任桐乡市水产协会副理事长,桐乡市大麻海北圩水产专业合作社社长。曾先后荣获2006年度浙江省百名突出贡献农村经纪人和2009年度嘉兴市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他组织领导的合作社拥有社员102名,核心示范基地2650亩,2009年度销售额7200多万元,并先后被评为桐乡市、嘉兴市和浙江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桐乡市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桐乡市信用示范合作社等。
1999年,多年从事纺织生意的沈天富看中了水产养殖的前景和百富村优良的水质,开始在百富村租用土地30亩,养殖甲鱼,并帮助其他养殖户销售产品。2004年11月,大麻镇成立了海北圩水产专业合作社,当时已经在水产养殖户中拥有较高威望的沈天富担任了合作社社长。从那以后,沈天富就利用合作社这个平台,为全社102名社员和全镇的200多名水产养殖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包括引进和推广水产新品种,提供技术指导,开展鱼饲料和鱼药等农业投入品的采购和供应、水产品的营销等。
从事水产养殖初期,沈天富就开始研究“温室+外塘”养殖技术,利用温室养殖,避免了甲鱼冬天漫长的冬眠期,延长了甲鱼的生长期,同时利用外塘养殖提高甲鱼的品质和口感。这项技术当时在杭州余杭区和大麻等地都有采用,但都不是很成熟,甲鱼在温室中的养殖难度很高,从温室转到外塘成活率也比较低。沈天富带领一批养殖户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终于基本解决了这两大技术难题,温室采用有益菌改良水质和温室转外塘控制温度等办法,提高了甲鱼的成活率。
2008年,全镇甲鱼养殖户养殖的台湾甲鱼价格出现下滑,很多养殖户出现了亏本,沈天富通过与合作社几个技术骨干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台湾甲鱼价格下滑,但品质相对较好的日本甲鱼价格一直比较稳定,于是便开始引进和推广日本甲鱼。在新品种引进的过程中,甲鱼蛋的品质问题一直困扰着他,如大麻镇百富村有一位甲鱼养殖户从外地买来的十二万多元日本甲鱼种蛋,竟然只孵化出几百只小甲鱼,损失惨重。而当初介绍生意的中介商听说此事之后逃之夭夭,十二万元的种蛋款就这样白白的损失了。当时正处于养殖结构的调整期,而该事件无疑给准备转型的甲鱼养殖户心里蒙上了阴影,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既然养殖日本甲鱼今后还要从外地进苗,就难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日本甲鱼苗种繁育基地。沈天富作为合作社社长,毅然承担起了这个责任。2008年末,他克服了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困难,在园区内建立日本甲鱼苗种繁育基地,生产的苗种首先供应社员及园区内的甲鱼养殖户。如今,日本甲鱼苗种繁育基地年产优质日本甲鱼种蛋50万枚,基本上解决了大麻甲鱼养殖户的苗种供应问题。
2009年初,园区的乌鳢养殖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乌鳢养殖食料——海水冰鲜鱼的价格涨至每公斤4元,乌鳢养殖的成本提高到每公斤18元,而因为受到南方杂交鳢大量涌入本地市场的影响,当时乌鳢的市场批发价仅为16.4元每公斤,“不养不亏,要养就亏”成了在广大乌鳢养殖户中流传的口头禅,其中的无奈和辛酸令人万分同情。沈天富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及时邀请了市水产站专家和合作社技术骨干一起寻找乌鳢养殖的出路,并带领合作社骨干到福建等地考察,最后引进了南方杂交鳢,采用人工饲料喂养,降低养殖成本。2009年,首批从杭州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引进的五万条杂交乌鳢苗种,在园区内试验养殖取得成功。2010年初又从杭州农科院水产研究所引进了20对斑鳢母本,开展了杂交鳢苗种自繁自育试验。同时,沈天富还在养殖户中推广本地乌鳢人工配合饲料和海水冰鲜鱼共同饲养技术,获得了成功。如今,合作社的乌鳢养殖户有一部分改养了杂交乌鳢,其余的均采用了人工配合饲料和海水冰鲜鱼共同饲养的技术,既减轻了饲养成本,又减轻了环境污染。同时,为了延长乌鳢的生长期,沈天富还在合作社基地建立了乌鳢早苗繁育基地,提早育苗供应全镇的乌鳢养殖户。
为了加强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沈天富带领合作社社员先后争取了“财政支农整合项目”和“海北圩二期池塘改造项目”,争取上级财政资金200万元,建立了海北圩水产交易市场,进一步改善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镇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红船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