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61968
- 积分
- 612
- 主题
- 303
- 帖子
- 309
- 精华
- 0
- 经验
- 612 点
- 金币
- 1054 元
- 注册时间
- 2015-1-3
  
TA的每日心情 | 财源享通 2015-3-2 17:30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帖子
- 309
- 精华
- 0
- 经验
- 612 点
- 金币
- 1054 元
- 注册时间
- 2015-1-3
|
技术分享/邹朝战 (15108935578)
2014年海南卓越在湖北省天门市成立白对虾淡水养殖基地,19口塘共计面积140亩。由于基地建成较晚(5月建成,6月初开始陆续放苗),2014年只养殖1造虾,共收虾97000多斤,平均亩产700斤。在这里,我先对基地的情况介绍一下,后面再和大家共同分享养虾过程中遇到问题后,在处理问题时的得与失。
基地的情况
一.虾塘情况
1.虾塘
虾塘的前身是养四大家鱼和做黄颡鱼苗标准的鱼塘,在我们养虾前已有4个年头的养鱼经历了。塘底淤泥厚度都超过40公分,加上塘内穴居动物(如小龙虾、黄鳝)给我们在清塘问题上带来很大的困扰。由于今年时间紧和清塘工作的不到位,导致后来收虾的时候,抓到小龙虾和黄鳝是常有的事。
2.塘边
塘边的杂草生长到塘底,水位升到1.5米左右时,岸连到塘内3米的范围都是水草,前期我们开始用人工割,但是一旦肥水,杂草又生长起来。最后,想到放草鱼,每亩放1~2条,开始感觉效果不错,但后来虾的投喂量上去后,感觉草鱼吃料去了。总的来说放草鱼处理杂草效果不大。由于杂草处理存在问题,5月份后空气湿度加大,正是青蛙产卵繁殖季节,塘内蝌蚪很多,捞虾看生长情况,一网下去,蝌蚪比虾还多,给人的感觉就像虾、蛙混养。塘坝上种有3年的桃树,高度在1.3米左右,形成一道道挡风墙。在高温的时候,塘内水温普通偏高,给我们后来水质管理方面带来麻烦。
3.水源
养虾用水,经检测指标还可以。但水内含有大量的蓝藻种和水生植物浮萍,用水的上游是水稻田和养鸭场,这给我们虾塘进水有了局限性:第一,雨天后,沟内长水,我们担心水稻田带来农药;第二,养鸭场的鸭粪带来疾病和上游蓝藻种量的增加,我们只有在晴天的时候才能进水。
二.硬件情况
1.增氧机
塘内安装两种增氧机配套用,叶轮式(电机:1.5千瓦)和水车式(电机:1.5千瓦),按每1.5亩用1台增氧机,叶轮式增氧和水车式增氧机的比例为1:2(也就是计算好这口塘需要的增氧机数量后,按这种比例配用)。从2014年基地养虾情况看,这样的配用增氧不但有利于水的循环,而且对保藻和药物使用有很好的效果。
2.虾塘用电
虾塘的前身是鱼塘,养鱼用增氧机时间不多,一般用在投料而已。但是,养虾在中、后期用电量很大。原来的电量无法正常供应整个养殖场。在增氧机的使用上,为了达到每个塘增氧的效果,我们不得不采取轮开和定时增加氧机的办法(在电力配备上还要进一步改善)。
淡水养虾全程操作
一.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由于养虾的池塘结构为低位池。在放苗开始前,以下问题的处理显得很关键:①消除野杂鱼,用茶麸20斤/亩.米;②灭螺蚌,曝晒塘底至龟裂,进水10~20公分,每亩用生石灰30~50公斤重点撒螺蚌洞穴,而后将螺蚌尸体捞出坑埋;③杀虫,养殖场主要的虫害是车轮虫,指环虫和纤毛虫,按2亩用阿维菌素(不用含菊酯类产品,以免菊酯类残留,影响虾苗的成活率)1瓶(规格:100ml/瓶)处理;④盐度和硬度调节,根据水质情况加入适量工业盐以及钙、镁、钾;⑤水体消毒,用漂白粉(含量不低于30%)50公斤/亩.米,全塘泼撒,并开动增氧机。
1.淡化池的操作
①构成:用彩条布在池塘的边角位置围成小池(如果气温超过30℃的,在小池的顶部加遮阴网达到遮阴目的)。
②放苗规格:0.4~0.5cm/尾。
③面积和放苗密度:按1~2万尾/立方米水体设计小池面积。
④调节盐度和硬度:根据池塘水质情况加入适量的工业盐、钙、镁、钾,可调至10格水,但在实际操作中,调到几格水是根据苗场的出苗时水的格数为主的。
⑤解毒:用净水王按2~3克/立方米水体计算用量。
⑥改底:按1立方米水体用粒粒神、六控底健康各3~5克计算用量,全小池泼撒。
⑦肥水:按1立方米水体用六抗培藻膏4~5克和新活菌王2~4克浸泡1晚,第2天上午全小池泼洒。
⑧防应激:放苗前1~2小时按1立方米水体用护苗露1~2克和离子对钙1~2克全小池泼洒。
2.小池虾苗入塘前,大塘(成虾塘)的准备工作
淡化池暂养时间的长短跟天气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天气正常的情况,暂养至虾苗0.8~1cm/尾的规格需要8~12天时间。因而,根据当时当地的天气,大塘的工作安排必须在这期间内完成,一般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改底:由于养虾的底泥深,改底方面的工作显得很重要,一般按1米水深每1.5亩用粒粒神和六控底健康各1包的用量。
②调整水体酸碱度(pH值)
在养殖场,酸碱度偏低(pH<8.0)的现象没遇到,在这里我就不谈这方面的处理。主要遇到的是pH值偏高(pH≥9.0)和蓝藻旺的现象。
pH值≥9.0 这方面的池塘,蓝藻种含量都很旺,这主要是区域性土质和水质有关,加上蓝藻喜碱性的原因。在这方面的处理,我一般用净水王(1瓶2亩)或解毒超爽(1瓶2亩)+降解灵(1包2亩),再加入5~8斤/亩红糖,把pH值降回8.0~8.5安全范围内,第2天根据各池塘的指标再考虑补肥、补菌稳定水质。
pH值在7.8~8.0 用特力钙和纳米氧调节碱度,利于肥水。
③解毒:在处理好酸碱度后,解毒方面重点放在解决重金属和促进藻类繁殖方面。藻类不是很旺的,选择解毒超爽,用量2~3亩/瓶.米;老藻较多和水浑浊的塘,选择净水王,用量2~3亩/瓶.米。
④肥水:调整各塘酸碱度和解毒好后,再次检查水体指标和藻类生长情况决定肥水的用药方案。
pH值在8.0左右,在没有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情况下,我选择特力钙+六抗培藻膏+新活菌王做为肥水产品,用量是1米水深每3亩用特力钙1包+六抗培藻膏1桶+新活菌王1瓶;如果有氮氨或亚硝酸盐的情况下,在使用以上肥水药品的同时,添加清源(1瓶用1~1.5亩)。
pH值在8.5以上,在没有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情况下,我选择按3亩.米用黑金神1包+六抗培藻膏1桶+新活菌王1瓶;如果有氮氨或亚硝酸盐的情况下,在使用以上肥水药品的同时,把新活菌王由原来的1瓶用3亩加大为1瓶用2亩,并同时添加清源(1瓶用1~1.5亩)。
从这次养虾肥水后的情况来看,不但水肥起来后,有亚硝酸氮氨的塘也不存在亚硝酸盐和氮氨了,而且肥起来的水质保持时间久。
⑤试水:大塘的水肥好后的第2天,利用傍晚时间试水。所谓试水,就是用水桶装大塘的水,然后把虾苗放入桶(最好是把放入桶内的虾苗数量控在10~20尾),看虾苗的成活率如何,最后才决定虾苗是否转入大塘。
二.养殖管理
1.淡化池的淡化和标粗管理
①降淡:虾苗入池后,考虑虾苗对池塘的适应能力需要时间,降淡时间最好在第3天开始,一天降2格盐度,直到降至0格,为虾苗入大塘前做准备(在降过程中,如遇雨天,最好当天不采取降淡,以免对虾苗产生双层应激)。
②喂料:放苗后的第二天开始投喂开口料(一天喂5餐),前3天以抗应激类产品和开口类料为主。第4天后,每天的早、晚1餐改投0号料,在这些投料过程中,料的增加点按每2天饲料增加10克量为基数。喂料时每公斤饵料拌健长灵10克半小时后投喂。
③养水:以六抗培藻膏为主。
2.大塘的养成管理
①保苗和抗应激:小池虾苗入大塘后,前3天以用保苗和抗应激产品为主。第1天按2亩.米用1瓶护苗露+1瓶离子对钙;第2天按2亩.米用1包酶解多糖+1包金多维;第3天按2亩.米用清源1瓶和酶解多糖1包。
②喂料:
上料台前:估算苗的成活率后,按每10万尾虾苗每天投喂1斤料计算投喂量,每2天在投喂量的基础上递增0.5斤料量。前10天每天投喂2餐,10天后改投3餐。
上料台后:虾上料台后,料台按3%的比例放料台,30天前以2小时观察料台为准;40天后,以1.5小时观察料台为主。雨天或虾脱壳前后,一般减料或停餐投喂,投喂次数以3餐为主。
③进水:土塘的排水系统不完善,这次我采取的方法是只进不排水的半生态养殖模式。雨天不进水,晴天少量多次进水,每餐投喂量超过30斤料后把进水量加大的原则。
④水质养护:
常规使用产品:按1周用1次的原则,我根据水质指标和水质情况,把下面的两个套餐交替使用(用量供参考);
A. 按3~5亩.米用新菌克1包+新活菌王1瓶+六抗培藻膏1桶。
B. 按3~5亩.米用特力钙1包+新活菌王1瓶+六抗培藻膏1桶。
辅助使用产品:主要在雨天或虾大量脱壳和夜间时采用,一般以应激类、补钙类、外源氧和补充水体营养类产品,我常用以下套餐(用量供参考)。
应激类:按2~3亩.米用离子对钙1瓶+高稳C1包;或按2~3亩.米用清源1瓶+金多维1包(或酶解多糖1包)。
补钙类:按3~4亩.米用特力钙1包+高稳C2包;或按3~4亩.米用特力钙1包+纳米氧1瓶。
⑤底质养护:前期每10天,中后期每7天1次交替用黑金神+粉剂活菌王、六控底健康+粒粒神养护底质。
常规底质问题的处理:
A.水有腥味:按1.5~2亩.米粒粒神1包+六控底健康1包。
B.水有腥味且虾出现红腿时:按2~3亩.米用粒粒神1包+六控底健康1包+得立康1包。
C.料台发热且虾体出现褐斑时:按3~4亩.米用百安威2瓶+纳米氧1瓶+特力钙1包(如果pH值高于8.5,改用沙拌)混合干撒,最好连用2天。
⑥拌料投喂:根据虾的不同生长阶段,结合公司的营养搭配套餐做好预防,具体参照卓越《卓越养虾技术》相关章节。
在养虾管理的过程中,以培养微生物群做为目标和方向,整个养殖过程除了肥水前水体消毒使用杀菌药品外,养殖的全过程没有使用任何消毒类产品;内服方面也是没有用过任何的抗生素类产品,达到真正的无公害生产。
三.收虾的管理
在湖北、湖南市场内,卖虾是以笼收为主,加上卖虾的量有限和虾塘面积过大的问题,因而收虾前后的处理也很关键。
1.卖虾前的处理
硬壳的虾才会进笼和不易刮、拉伤,因而在开塘(第1次卖虾的塘)前1~2小时,按4亩.米用离子对钙1000克+解毒超爽1瓶+纳米氧1瓶提高虾的硬度和水体溶解氧,减少人为的损伤。
2.卖虾后的处理
由于出售量和捕捞问题,一口虾塘要卖完虾都要花数天左右。在卖虾过程中,捕捞时间如超过3天,虾体常见褐斑现象,因此1口塘最好捕捞2~3天后,停捕处理,以免发生病菌的交叉感染。在停捕的第2天,按4~5亩.米用百安威2瓶+纳米氧1瓶+特力钙1包(如果pH值≥8.8时,把特力钙换成河沙)混成糊状全塘撒。
淡水养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基地,我们每天每餐料的投喂量、内服用药、开增氧机时间及天气情况都写在黑板上。通过这样的做法,使我们每天都能及时了解到虾的生长和气候变化情况,能有效和及时做出应对措施。谈到天气,我讲一个自己经历的故事。2003年在珠海做业务,在跑塘的过程中,记不得那天是几月几号,但记得那天天气情况很好,客户塘的情况是水质问题,当时和客户沟通用药情况好后,客户就把药浸泡在船里等第二天上午才用。谁知当晚连续下2~3天大雨,把小船弄沉了。等雨天过后,我去他虾塘时,他就说了一句话:“天气都不了解,还搞什么技术”。他的这句话,直到今天,都在提醒和鞭策着我。在基地里,我每天不论多忙,都坚持了解未来3天的天气情况,为明天该做什么,后天该做什么作为依据。例如后天是雨天了,那么明天我会考虑到把塘内藻相调浓些。一般情况下,我都是按3亩用特力钙1包+六抗培藻膏1桶,有利于藻类的抗应激,在抗应激方面,一般我在培藻后的当天下午按3亩用高稳C、应激宁各1包,提前做好应激方面工作。天气转晴后,第一天一般用净水王(1瓶3亩)或解毒超爽(1瓶3亩)+降解灵(1包2亩),如果pH值超过9.0(基地土质为碱性土,下雨后pH值不降反升现象常见),再加入5~8斤/亩红糖,把pH值降回8.0~8.5安全范围内,第2天根据各池塘的指标再考虑补肥、补菌稳定水质。从这次基地实践证明,在雨天来临前,提前把藻、虾的抗应激工作做好,塘内水质变化不大,而且水质比较稳定,虾发病概率明显降低。
在这次基地养虾过程中,最让我头痛和深有体会的事情就是处理蓝藻和浮萍上。当时基地有2口塘,1口15亩(11号塘),另一口18亩(12号塘)。先谈下一下11号塘,6月11号虾苗从淡化池转入养成塘,当时气温32℃左右。没过几天塘内出现大量蓝藻,在水面上漂浮大量的死藻和死亡的螺类,并伴有很重的腥味。在检测指标时,pH值早上9.2,下午达到9.7左右,其他指标都正常。当时我心里想,这口塘完蛋了。后来,我跟龚老师沟通后,采取先降pH值再调水的做法。第一天上午先按红糖8斤/亩+白醋1.5瓶/亩,我们这样做的原理是想通过红糖补充水体碳源和水体解毒达到减少白醋在降低pH值波动时,蓝藻死亡带来的恶性效果(蓝藻在pH值低时后死亡)。由于当时气温较高,下午死亡的蓝藻在风尾占据1/3塘面,我们又采取用黑金神(当时用了4包)干撒在蓝藻覆盖区。第2天上午改用净水王(1瓶∕3亩)+红糖(8斤∕亩),下午同样在蓝藻覆盖区干撒黑金神(当天用了3包)。第3天上午检测pH值为8.5,下午为8.9,当天晚上加回10公分新水;第4天调水,每3亩塘各用新活菌王1瓶+六抗培藻膏1桶。过了3天后,蓝藻基本消失,pH值也回到安全范围内。直到收虾,这口塘再也没长过蓝藻,而且收虾时虾的均匀度、光泽度都很好。最后这口塘总共收12000斤虾,成本核算如下:
①料:11280斤×4.6元/斤=51888元
②药:12000斤虾×2元/斤=24000元
③水电:12000斤虾×1.0元/斤=12000元
④人工(按3个月算):3000元/月×3个月÷2(2口塘/人)=4500元
⑤塘租:550元/亩.年×15亩=8250元
⑥虾苗:5万尾/亩×15亩×160元/万尾=12000
收入:12000斤×25元/斤=300000元
支出:①+②+③+④+⑤+⑥=51888+24000+12000+4500+8250+12000=112638元
利润:300000 112638=187362元
接下来,我们来谈12号塘(18亩),前期出现的问题也是蓝藻,有了11号塘的处理经验,12号在蓝藻的处理上,效果也很明显。我在这里想谈的是该塘在进水时带入浮萍后,我们是如何处理的。在一次进水因过滤网被水冲掉,带入了一些浮萍,开始感觉浮萍量不是很多,也没有在意。在常规肥水后的第3天,发现全塘都是浮萍。投料时,很多料都投在浮萍的叶子上,很难沉下去。由于当时天气闷热。浮萍开始出现大量死亡,水体出现很农的腥臭味,虾开始出现中毒并伴有少量死亡。当时,在虾场旁边的渔农们,很多人都建议用百草枯杀掉后换水。但是,我同龚老师都认为,虾因浮萍死后坏水引起中毒了,再把浮萍大量杀死,那不是把虾往死里整吗?最后决定人工捞掉后,再调水。我们是这样操作的:先停料直到捞完浮萍后,再考虑投喂。捞浮萍是用稻草打结形成绳,用它拉浮萍靠岸后再用网捞上岸。捞浮萍后的当天每3亩塘用净水王1瓶+降解灵2包,这样连续处理3天后。第4天,感觉浮萍捞得差不多了,每3亩塘用新活菌王1瓶+六抗培藻膏1桶+黑金神1包调节水质,第6天,水质回转,死虾明显的减少。接下来在后面的管理中,只要浮萍量大些,我们就会及时处理,直到收虾,再也没有出现浮萍坏水的事了。这口塘最后共收10800斤虾,成本核算如下:
①料:10584斤×4.6元/斤=48686元
②药:10800斤×(1.5~2)元/斤=21600元
③水电:10800斤×1元/斤=10800元
④人工(按3个月算):3000元/月×3个月÷2(2口塘/人)=4500元
⑤塘租:550元/亩•年×18亩=9900元
⑥虾苗:5万尾/亩×18亩×160元/万尾=14400
收入:10800元×25元/斤=270000元
支出:①+②+③+④+⑤+⑥=48686+21600+10800+9900+14400=109886元
利润:270000-109886=160114元
在2014年基地养虾过程中,最让我们痛心和值得反省的两件事是收虾前、后的处理问题和细菌引起的褐斑病后的处理问题。第一件事,是北1号塘面积10亩,放苗养到73天,每天喂3餐,每餐85斤料,虾也有45尾/斤。塘内放大小3批苗,当时想卖掉一批,把密度降下来养一段时间再卖的。就在连续3天卖了2000来斤吧,第4天发现虾大量脱壳死。当时,我们考虑是笼刮伤,加上近来的连续下雨,水温变化引起应激脱壳。在当时,我们也考虑卖掉,但在湖北收虾老板中没有做冰虾生意的,实在是找不到人买。我们也试着做了很多的补救措施,但效果不行,最后这口塘还是全没了,损失了10000多斤虾。通过这口塘的教训后,我们及时总结,重点原因放在收虾前没做好抗应激和固壳方面的工作,收虾后没能及时处理刮、拉伤虾的处理。在后来的收虾过程中,我们采取以下的应对措施:
1.每口塘收虾时间不能超过3天,并且做到第1天收虾前2小时,按3亩用1瓶+离子对钙1000克+解毒超爽1瓶,把应激和固壳工作提前做好。
2.收虾的第3天上午(收虾都是在晚上),按3亩用百安威2瓶+纳米氧1瓶+特力钙1包混成糊状用,解决收虾的刮、拉伤的消炎和加速伤口的愈合。通过后来的收虾情况看,这样的应对措施很有效果。
第二件事,是南6号塘面积为9亩,放养到70天,每天喂3餐,每餐喂60斤料。中午的气温高达37℃加上这口塘周围的桃树和路边的树林形成挡风墙,水温比任何塘都高出2~3℃,中午的时候表层水温达到36℃。连续高温1周后,该塘出现大量的死藻,并伴有很强的腥臭味。我当时的想法是排换部份水后,再调水。但因塘的排水系统不行,我采取泵抽底水的做法,可是等排换水后的第2天,发现虾体出现褐斑并有大量的死虾和虾开始不吃料。当时的我是这样想:是不是把底水抽后换新水,底部原有(放苗前的水是通过加盐和微量元素调节总碱度的)的总碱度下降,引起虾脱壳,导致细菌感染了。当天下午开始停料,先按2亩用降解灵1包+食盐20斤混合泼水,隔3小时后,再按3亩用百安威2瓶+纳米氧1瓶+特力钙1包处理褐斑;第二天上午按3亩用金多维1包+百安威2瓶+清源1瓶混合泼水,达到解毒和提供藻类营养盐的目的,下午再次按3亩用百安威2瓶+纳米氧1瓶+特力钙1包处理褐斑。第四天,在观察虾的时候,发现褐斑明显消退,当天下午试喂料,虾也开始正常吃料。第5天,按3亩用新活菌王1瓶+六抗培藻膏1桶+清源1瓶调节水质后。第7天,水质明显回转,但虾因前期死亡量过大,最后只收了3千来斤虾。虽然这口塘最后成功率不高,算是失败的。但我认为百安威+纳米氧+特力钙在处理虾的褐斑病上有很好的效果。回海南后,我在东方市四更镇走塘的时候,在同样是褐斑病的虾塘,用以上的方法处理,救回了几口塘的虾,客户对我印象还挺好。
最后,我想说的一句话是:对和错只是一念之间,“错”了如何吸取教训,并及时做好总结,为下一个“对”字做好铺路,对了的事又如何总结提升,运用到将来的养殖中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