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61013
- 积分
- 3639
- 主题
- 1628
- 帖子
- 2005
- 精华
- 1
- 经验
- 3639 点
- 金币
- 12893 元
- 注册时间
- 2014-11-11
  
TA的每日心情 |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 帖子
- 2005
- 精华
- 1
- 经验
- 3639 点
- 金币
- 12893 元
- 注册时间
- 2014-11-11
|
(1)淋巴囊肿病(Lymphocystic disease)
病原为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c virus)。病鱼的皮肤、鳍和尾部等处出现许多泡状囊肿物,呈白色、淡灰色、灰黄色,有的带有出血灶而显微红色。囊肿大小不一,小的近 1~2mm,大者10mm 以上,并常紧密相联成桑椹状。严重患者可遍及全身。发病鱼多数摄食正常,但生长缓慢;病症严重的基本不摄食,部分死亡。
该病危害许多野生和养殖的海、淡水鱼类,常见发病地区有广东、浙江、山东和福建等。此病全年可见,在水温 10~20℃时为发病高峰期。
(2)真鲷虹彩病毒病(Red sea bream iridovirus disease)
病原为真鲷虹彩病毒(Red sea bream iridovirus)。患病鱼体色变黑,体表和鳍出血,鳃上有瘀斑,昏睡,严重贫血。解剖病鱼可明显地观察到脾脏和肾脏肥大。
主要危害鲈形目(Perciformes)、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和鲀形目(Tetraodontiformes)等的鱼类。发病期在 7~10月份,水温在 22.6~25.5℃为发病最高峰期。水温降在 18℃以下时发病较少。
(3)鳜虹彩病毒病(Iridovirus disease of Siniperca chuatsi)
病原为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病鱼口腔周围、鳃盖、鳍条基部、尾柄处充血。有的病鱼眼球突出,有蛀鳍现象。濒死鱼表现嘴张大,呼吸加快,加深,身体失去平衡,鳃苍白,部分鱼体表变黑。剖解,可见肝脏、脾脏和肾脏肿大,并有出血点,肠壁充血或出血。部分鱼体有腹水,肠内充满黄色粘稠物。
此病发生在广东、福建等地养殖的鳜(Siniperca chuatsi)上。发病期是 5~10月,高峰期为7~9 月;发病水温是 25~34℃,最适水温为 28~30℃。20℃以下时较少发病。
(4)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Epizootic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病原为蛙病毒属(Ranavirus)的病毒。濒死的病鱼体色发黑,食欲不振,有时运动失调;腹部因腹腔积水而膨胀;肾、脾肿胀,肝上偶有苍白色坏死灶。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主要是肾脏和脾脏的造血组织严重坏死,出现多量坏死灶;肝细胞也发生急性坏死,出现大量小坏死灶;鳃组织水肿,偶有坏死灶;鱼鳔壁充血、水肿、坏死;心脏发生急性心肌炎,并出现坏死,可明显看到心室(和全身血管内)内坏死的细胞和细胞碎片;在肝脏坏死灶周围的肝细胞胞浆内可见有圆形或卵圆形的嗜碱性包涵体,有时在肾或脾的细胞里也有包涵体;胰腺、甲状腺、伪鳃、胸腺、胃肠小囊上皮细胞的坏死灶少见。
主要危害河鲈(Perca fluviatilis)、欧鲇(Silurus glanis)和鮰鱼(Ictalurus melas),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转自新编渔药手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