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煮鱼片 于 2010-12-24 16:30 编辑
广州海因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张松博士:新形势下的水产饲料配方技术探讨 新原料: 油脂类原料——罗非鱼油、鮰鱼油、牛油、鸡油 蛋白类原料——印度菜粕、饲料豌豆 没有引进的原料——羽扇豆
几种油脂的使用注意: 1、从满足必需脂肪酸需求角度,淡水鱼饲料中,可以使用罗非鱼油、鮰鱼油与鸡油,牛油与磷脂油或都有搭配脂肪酸的组成较好。 2、部分非常规油脂可针对部分品种短期应急。 3、非常规油脂的长期使用要慎重(脂肪酸需求、鱼体健康、质量的稳定性等)。
硫甙与印度菜粕 1、菜籽因品种和种植地域的不同,硫含量不同。通常热带地区的菜粕中硫甙含量高于温带地区的。 2、饲料中硫甙含量高会损坏鱼的消化道,鱼类的耐受量不高于3.6mmol/g饲料。 3、印度菜粕中的高硫甙含量可能是其使用的限制因素之一。
饲料豌豆: 1、富含蛋白质和能量:其中蛋白质含量约占干物质的22.6%,淀粉占干物质的46.8%。 2、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赖氨酸含量约占总蛋白质含量的7.39%。 3、抗营养因子:主要是抗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而加拿大饲料豌豆的抗胰蛋白酶的浓度仅为生大豆的5%-13%,经加热处理,其活性完全丧失。
羽扇豆: 1、用整粒羽扇豆加工成的饼粕蛋白含量40%左右,氨基酸组成接近豆粕,由于菜粕、棉粕。 2、90年代中后期在欧美、东南亚开始作为畜禽饲料中的替代蛋白源。 3、现用于水产饲料,各类水产对其利用好。 4、在价格合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引进羽扇豆与饲料豌豆替代饲料中的豆粕。
张松博士提到: “昨天还是非常规原料、新原料,今天可能就是常规原料。 对新原料的使用常有应急现象,对其营养评价不全面。 在新原料快速变为常规原料时,我们积累的经验可能很片面,不够精细。”
提高植物原料消化率的方法: 1、原料发酵 2、原料膨化 3、工艺除杂
原料发酵: 发酵豆粕与普通豆粕的比较 必需氨基酸含量 | 相近 | 蛋白含量 | 增加10% |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 基本除去 | 小肽含量 | 增加 | 有效磷含量 | 增加 | 锌含量 | 增加 |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 | 上升 | 促生长作用 | 提升 |
原料膨化:
膨化原料优点: 1、膨化使原料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如: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 2、膨化使原料中含有的酶类、有毒成分和微生物失活。可提高饲料产品的养分消化率,降低一些抗营养因子的含量,还会减少饲料携带细菌、霉菌和粉尘的数量,改善饲料的适口性。 “原料膨化的最终结果是提高水产动物对原料的消化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