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产病害介绍之鳖溃烂病

[复制链接]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93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08:24: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又叫鳖腐皮病。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A. sobria)、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等多种细菌。发病初期,鳖精神不振,反应迟钝,腹甲轻度充血;后期,体表糜烂或溃烂,病灶部位可发生在颈部、背甲、裙边、四肢以及尾部,这也是该病的主要特征。常表现如下:颈部皮肤溃烂剥离,肌肉裸露;背甲粗糙或呈斑块状溃烂,皮层大片脱落;四肢、脚趾、尾部溃烂,脚爪脱落;腹部溃烂,裙边缺刻,有的形成结痂。病鳖肝脏和胆囊肿大,肝颜色发黑、易碎。中央静脉淤血,也无管腔及管壁的结构。肝血窦破裂出血或淤血,血细胞侵入周围组织中,红细胞充满其中,呈深红色的带状结构。脾脏被膜与实质轻度剥离,白髓与红髓分界不清。肾脏肿大,肾小管尤其是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发生肿胀变性、坏死,管腔中存在均质粉红染液体,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红细胞清晰可见。脾脏黑褐色、肿大,失去正常结构;肠道充血发炎,肠腔内无食物。肠粘膜溃烂,浅层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深部的也严重变性、死亡,但细胞核仅依稀可见,整个粘膜下层呈一片极为疏松的透明状。肠失去肠壁结构,腔内有一片片由脱落的肠粘膜碎片和因出血溢入管腔的红细胞及其碎片等构成的均质红染物质。

           对稚鳖、幼鳖、成鳖和亲鳖都可危害,成鳖和亲鳖往往病程较长。

           该病主要危害高密度囤养育肥的 0.2~1.0kg的鳖,尤其是 0.45kg左右者。该病发病率高,持续期长,危害较严重,死亡率可达 20%~30%。我国从南到北各个鳖养殖区都有此病流行,尤以长江流域一带严重。流行季节是 5~9 月,7~8 月是发病高峰季节;如果水温高,生长季节延长,该病的流行季节也会延长。温室中全年均可发生。该病的发生与水温有较密切的关系,水温 20℃以上即可流行,温度越高,该病发生率越高,且常与疖疮病并发。


                                                                                                                                                  转自新编渔药手册
    http://milai168.taobao.co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