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80
- UID
- 14
- 积分
- 2909
- 主题
- 170
- 帖子
- 459
- 精华
- 11
- 经验
- 2909 点
- 金币
- 996 元
- 注册时间
- 2010-5-25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459
- 精华
- 11
- 经验
- 2909 点
- 金币
- 996 元
- 注册时间
- 2010-5-25
|
2010年12月,广州从化发生一起水污染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事件,超过420人发病;同月,江门五邑大学发现52位疑似感染肠胃型诺如病毒的同学。
目前,诺如病毒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流行性、非细菌胃肠炎爆发最主要的罪魁祸首之一,也是通过食源性感染的最大病毒因子,能感染所有年龄段的人,尤其是老人,在冬天的发病率最高!
又到岁末年关,单位的尾牙、朋友间的饭局、家人的聚餐,一场场大大小小的胡吃海喝在所难免。此时,食品安全问题尤其值得关注。不久前,喜欢在冬季春初“抱团作案”的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悄然来袭,对于喜食贝类、尤其是生吃生蚝这些海产品的老广而言,看似陌生的诺如病毒似乎并不遥远。
1、60%至80%的非细菌性
腹泻由诺如病毒引起
1972年,美国诺瓦克镇一所学校阴霾密布,一场史无前例的胃肠炎袭击了孩子们,在他们的粪便中,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病毒,命名为诺瓦克病毒, 2002年国际上正式将其命名为诺如病毒。
2010年12月,广州从化发生一起水污染引起的诺如病毒感染事件,超过420人发病;也是在这个月底,江门五邑大学发现52位疑似感染肠胃型诺如病毒的同学。以前国内对诺如病毒感染研究较少,近年来,国内已报告多起诺如病毒感染事件。目前,诺如病毒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流行性、非细菌胃肠炎爆发最主要的罪魁祸首之一,也是通过食源性感染的最大病毒因子,能感染所有年龄段的人,尤其是老人,在冬天的发病率最高———要知道,在所有非细菌性腹泻爆发中有60%至80%的病例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
2、10至100个病毒粒子
即可引发感染
诺如病毒的一大特点是低致病剂量,只需要10至100个病毒粒子即可引发感染。另外,它的生命力极强,能在室温下受污染的水、食物或环境中存活一至数天,容易造成大规模的集体感染事件。
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只有1至2天,临床表现与感冒相似,患者有发烧、畏寒、咽部不适和恶心等症状,自然病程较短,一般患者72小时左右即可自愈,因此不少患者并未就医,或被诊断为“胃肠型感冒”。但症状消失后,患者还有几周的排毒期。
诺如病毒呈球状,基因组序列虽然较小,但变异频繁给该病毒的防治和检测增加了很大难度。到目前为止,国际上仍没有建立敏感细胞株和动物模型以获得诺如病毒的体外增殖,这也给诺如病毒的研究带来一定的难度。
3、通缉高危传播载体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或人与人之间接触传播,但近年来的研究和流行病学事件表明,被污染的水和食品是造成该病毒引起的胃肠炎疾病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随着“食源性”新概念的提出,贝类日益被认为是食源性疾病传播的重要载体,任何已知的污染河水、海水或这类水中本身存在的致病性微生物都会污染贝类。
贝类受病毒污染一般发生在未捕获前的水体环境中、或在水产食品加工过程中,由于卫生条件差和不洁净操作所带来的污染。双壳贝类属于滤过性摄食动物,每天过滤大量的海水,它在滤食饵料生物的同时,也将海水中的化学污染物、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吸入体内。
贝类的外套膜具有直接吸收环境中有害物质的能力,浓缩能力极强;而贝类大多生活在河口及河口附近海区,生活地区相对固定,移动性差,经常会受到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等的侵袭和影响而易被污染。
感染者或无症状携带者的粪便中散播成千上万的病毒粒子,通过粪便污染到水体或附着于特定的物体上或沉积于淤泥中,而这些病毒不断被排放到生活污水中,如果污水没有经过适当的处理,病毒就会扩散到环境中去,双壳贝类通过滤食而将病毒浓缩于体内,这对喜食贝类的人们存在严重的健康危害。
人们通常以生吃或半熟吃贝类为主,并且不去除内脏,很容易发生食用后中毒的现象。
4、快速检测方法
广东省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是全国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和出口省份之一,其中贝类在所有水产品出口量品种中占领先地位。
近年来,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吴清平研究员等人对贝类和水体中诺如病毒的检测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们建立了诺如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首次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诺如病毒在牡蛎不同组织部位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了牡蛎的腮组织和消化盲囊是诺如病毒比较容易富集的位点。
针对贝类、水体等环境样本中病毒含量较低,如果不经富集浓缩,容易形成漏检和假阴性的问题,吴清平研究员的研究团队还建立了单克隆抗体包被免疫磁珠富集方法,可以高效富集样本中的病毒,减少样本前处理时间,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比不经富集的方法可提高三个灵敏度数量级,从而检测出灵敏特异的检测样本中的诺如病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