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1兽药新药源的最新开发

[复制链接]
kook    

904

主题

14

听众

5324

积分

五级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6-9 11:01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2049
    精华
    220
    经验
    5324 点
    金币
    1698 元
    注册时间
    2010-6-13

    社区QQ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2-11 09:29: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kook 于 2011-2-11 09:32 编辑

    1、开发新药源
      促进中兽医药产业化的发展,首先是开发新药源,无论是植物的还是动物的或矿物的,一定要基于中(兽)医理论去寻找和开发。现试举几条思路,供大家参考。
    1.1向树林进军探索新药源
      由于树木类药物面广量大,采集也较容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药源,因此值得开发,以满足目前市场的需要。现举几例,仅供参考。
    沙棘 胡颓子科植物沙棘的果实入药。味酸、涩,性温。其可以祛痰止咳,活血散瘀,消食化滞,常治家畜咳嗽、跌打损伤、消化不良等。近来有人研制沙棘系列饲料添加剂如沙棘促猪生长剂、沙棘增蛋剂、沙棘奶牛催乳剂等。俄罗斯《兽医药用植物》中也有“沙棘果可治牲畜消化不良、坏血病”的记载。
    岗茶 山茶科植物米碎花的根入药。味微苦、甘,性凉。其可以清热解毒、理气消滞和消肿止痛,可治家畜中暑、感冒发烧、消化不良等症。
    苦木 苦木科植物苦木的茎木或树皮和根皮入药。味苦,性寒,有毒。其可以清热燥湿,解毒杀虫治结膜炎、幼畜痢疾、家畜肺炎,又可杀蛔虫,治疥癣。
    柳树 杨柳科植物垂柳等的枝叶入药。味苦、辛、咸,性温,有小毒。其可以祛风除湿,散瘀止痛,可以治家畜风湿痹痛、感冒发烧、小便淋漓。枝叶喂兔,可防治球虫病。此外,其还有收敛、止血、消炎、利胆、利尿解热和抗癌作用。
    喜树 圆珙桐科植物喜树的根叶或果实入药。味苦、涩,性寒有小毒。其可以破血化瘀,制癌消结,可治牛皮癣、癌症。
    桉树 桃金娘科植物蓝桉等的叶片或果实人药。味苦、辛,性凉。其可以理气散寒,温经止痛,清热祛痰,镇痉。现在南方地区常用作饲料添加剂。
    刺槐 豆科植物刺槐的叶片、花蕾和种子入药。味苦,气香,性平。花蕾主要用于治便血,叶片常用作饲料添加剂。
    三尖杉 粗榧科植物三尖杉的枝叶或种子入药。味苦、涩,性凉。其可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消积,可治肺部疾病,近来用以治疗白血病。
    松针 松科植物马尾松等的松叶。味苦、微涩,性温。其具有补充营养元素,促进生长发育,祛风止痛,活血消肿,明目等作用。最近,其常用于猪、禽饲料添加剂。
    杨树花 杨柳科植物加拿大杨或西藏杨等的花序。昧微甘、苦,性寒。其可以补充营养,促进生长,清利湿热,可治湿热痢疾,外用可治瘙痒诸症,近来常用作于猪禽饲料添加剂。此外,还有银杏叶、泡桐、沙枣、椒目、榛树、桑葚、桃叶等百余种树木待以开发利用。
    1.2变害为益,挖掘新药源
      农作物中有许多杂草就是中药,例如菟丝子是小麦的大敌,但却有明显的温肾壮阳作用,狼毒是草原的毒瘤,但却是杀虫治恶疮的良药。在植物界被列为危害农作物的杂草中还有很多如菟丝子、狼毒一样具有良好的药物作用的植物,问题在于如何检测收集和加工利用。这是变害为益,开拓药源的一个建议。据悉,前几年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的李扬汉教授深入这方面的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兽医药研究所宋晓平博士对狼毒的毒理作用,正立题攻克,估计前景辉煌。
    2、开发中药有效部位,配伍新药模式
      随着科学发展,中药有效部位逐渐被发现和提纯,目前市场已有这类产品供应。中兽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较为滞后,仅仅在治疗疾病目标化和配伍比例优选化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作者曾用蜂胶提取液配伍淫羊藿提取液作为免疫佐剂用于治疗鸡法氏囊病。在试验过程也对其配伍比例优选化作了一些尝试。最近南农中兽医硕士研究生,根据中药用药理论,选用黄芪、白花蛇舌草、党参三味中药的提取物进行配伍比例的试验,研究该方治疗鸡病毒疾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据悉有些兽药厂正在尝试选用,旨在提高疗效和减少药量。
    3、中药提单体,西药效气味,中西结合开发新药剂
      上个世纪,有些科学工作者,从中药中提取一些已被公认的有效单体,制成成品供应市场,如鱼腥素、仙鹤草酚、青蒿素、柴胡酮、靛红、穿心莲酯、三尖杉碱、山莨菪碱(654-2)、双黄连素等。按中(兽)医药理论,它们分别具有清热解毒、杀虫和活血化瘀的作用,按现代医药学的研究,认为它们分别具抗菌消炎、退热杀虫、扩散微循环的作用,这就是所谓中药西制。回顾中药应用的历史,现有一些常用中药如乳香、没药、羌活、番泻叶等早先也是舶来品,是通过我们不断临床实践发展成为中药的。时至今日,能否仿先人之道,将常用有效西药仔细研究,归纳为四气五味、脏腑归经等中药之理呢?按万物均由气构成的中(兽)医理论,西药与中药一样也存在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作用于机体,会对气血阴阳发生影响。这样的现象,在临床上比比皆是,是回避不了的。动物“证候”造模也常常使用西药。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将中药单体和单体西药按照中医理论相互配伍形成新的方药,这样既可丰富了中(兽)医的治疗手段,又可发展西药的辨证论治,是一条可取的中西结合之道。作者曾选择具有清热解毒的鱼腥草素配合具有促进微循环的山莨菪碱(654-2)组成一个新注射剂以治疗乳房炎和支气管炎,经多次应用,证明有一定疗效。
      作者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将654-2视为活血化瘀药与各种抗菌消炎(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止咳化痰)以及微量促性激素(补肾壮阳)等西药相结合,常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据透露有兽药厂利用这一条思路,将654-2与庆大小诺霉素配合,形成新产品,以治疗肠炎(肠黄),很有成效。
    4、迅速推广超微粉碎技术,促进剂型改革
      中药药源的开拓,对中兽医来说,虽然有了防治家畜疾病和作饲料添加剂的物质基础,但尚须经过合理的炮制和深加工,才能充分发挥其良好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中兽医药工业技术比较簿弱,工程技术、临床效果和安全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更是稀少,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方面,跟不上形势。中兽医药制剂至今尚停留在以粗粉散剂为绝对优势的局面。由于一般粗粉散剂颗粒大,其生物利用度较低,必须加大剂量以弥补之,或改用粗提物干燥粉或改为冲剂以补充其不足。这样势必增加成本,难以经营。当前的超细粉碎技术(或称超微粉碎技术),可以改变上述局面,因为它有以下的优点:超微粉碎可将药物细胞壁粉碎,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强疗效,节省资源,减少服用剂量;其有利于提取有效成分,提高有效率,从而以此为基础,促进剂型改革。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工业部门广泛应用,并引起中兽医药界的高度重视。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fishfirst + 3 + 10 精品文章

    总评分: 经验 + 3  金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神马都素浮云

    100

    主题

    14

    听众

    1262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18
    精华
    23
    经验
    1262 点
    金币
    1300 元
    注册时间
    2010-7-12
    沙发
    发表于 2011-2-11 12:03:35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我还是崇尚中药在养殖药品的应用,刺激作用小,不易产生抗药性,并且价格低廉;

    西药虽然能立马见效,但却不能治本。而中药见效虽慢,但能治本。

    健康的产品,人才能放心的吃!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