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令狐冲 于 2011-3-6 11:11 编辑
也论“谁是赊销的万恶之源?”
这段时间上网,看到少数派在某网站上发的帖:“谁是赊销的万恶之源?” 我很欣赏少数派的文笔,但其结论,或者说观点值得商榷。
我们先看看少数派的观点: 我们痛恨赊销吗?? 不,至少我是不痛恨。我是赊销的得益者,蒙大家信任,单是药品,我年度最高赊帐(欠厂商货款)曾达二百多万元。 我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得益赊销政策,成了一个可以解决温饱的人。 我只不过是一个缩影,无数的从业者与我一样,是行业的得益者。 赊销并不是罪,经济学告诉我们,一个最佳经营者,他的欠帐率占他的资产70%左右。高于或低于这个欠帐率,均为不良。 。。。。。。 现在的问题是,现在的赊销已经不是合情合理了-----它已经成为下线转移风险的方式。早在2009年,很多大经销商的利润开始经成为下线转移风险的方向。赚的钱,只是一个数字,真正的钱在别人手里。 这样的赊销,当然要痛恨。 。。。。 现在我们来说说,谁是这个赊销的万恶之源?? 行业最早的赊销应是现在饲料的龙头大哥,是它首先开创这个方式,并在短短的时间里,得到极大的发展,与之相伴的是整个产业勃勃生机。这后,药品开始跟进,赊销大行其道。常见的现象是,一辆广东车,车上是满载的药品-----它跟本不知把货发给谁,看着办吧,谁愿意接收,就把货放给谁。反正当天得把这车货送出去。 看起来,应是企业??? 我们赚不到钱,看起来更应该是我们的下线,毕竟是他们不还钱???
我的思考是,真正的万恶之源,是政府的放任与惰性。 如果他们严格执行技术监督,很多没有技术内容的厂家根本不能生产,行业就不会有低价的劣产品,好的产品好的厂家才能继续有能力进行技术开发,而不是恶性竟争。 如果当地兽药监督部门严格执法,大量的村级店就不会存在----这些不懂技术不懂服务没有资金的人根本就不能开店,有能力有水平的兽药店才能生存才能发展,而不是把货推下去,拼价格拼赊销。 新年之际,我最大的希望是有行政执法能力政府机构,真正地负起责任,监督整个市场的运作,而不是搞一个GSP就完了,你得严格执法。
说真的,就赊销这点事,还轮不到要政府管起来。 我们像一个断不了奶的孩子,遇到一点问题,就要政府管起来。真要有人管起来,又说人家腐败,乱来。 无数实事证明,市场的混乱,光靠政府管起来解决不了问题。比如房价,比如食品安全。 我认为,真正的万恶之源,是你内心的贪婪。 大家都痛恨赊销,你可以不赊啊! 你去问下,海大赊不赊?海大太大了?那你去问下利洋的药店赊不赊? 2011年,海大水改的产品做了5000多万,利洋做了8000多万。 你还可以去问问渔经赊不赊?芳草赊不赊? 你想赊,是因为你想赚更多。你痛恨,是因为最后没赚到。 这就是市场经济,这就是江湖规则,你得为你的决定买单。 说实在的,就赊销而言,还真不关政府什么事!!! 如果你觉得不赊,东西卖不动了,那将只能接受一点,你其实是要被淘汰的。
(特别说明:这个“你”不是特指某个人,只是为了让表达更有力) |